此信息由中国教育在线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中国教育在线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广东]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2018招聘
发布时间:2018-06-20
工作地点:其它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职位类型:全职
职位描述
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 研究院 )是东莞市人民政府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共建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2012年底挂牌成立,2015年被认定为广东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2016年获批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2017年获批东莞市名校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和国家级孵化器培育单位,获批国基申报资质,打通国家、省、市各级申报渠道,并获批东莞市 倍增计划 专业服务资源池专业服务机构。2018年获批牵头筹建东莞石排镇协同创新中心。现有固定人员约160人,获批广东省创业团队1支、东莞市创新团队2支,其中长江学者或国家杰青6人,国家优青1人,硕导和博导约40人。
研究院以东莞重大需求为导向,汇聚华南理工大学及国内外相关科技资源,有效整合 政产学研资介 各方力量,坚持 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 原则,探索 多元、融合、动态、持续 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大力开展协同创新,全方位服务东莞的产业转型升级。
研究院提出了 创新中心+企业 的发展模式,创新中心以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为主,企业以开展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为主,通过企业的收益反哺中心,形成良性循环,保障研究院的可持续发展。重点围绕大健康、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等领域建设创新中心,吸纳高端人才和高水平技术科研成果,进行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已投入约1.2亿元启动或筹建了3D打印材料、绿色功能日化产品、生物活性分子开发与应用、高值医用耗材等12个创新中心,累计申请专利129项,已转化专利成果10余项;与企业共同建设5个院企研发中心;同时成立了全资投资公司-东莞华工协同创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起设立3支投资基金,投融资规模超过3亿元,已投资孵化企业44家。同时建设研究院新址,总建筑面积约14.7万平方米。
研究院官网:ww***.cn[点击查看]
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A2栋外景
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全景
绿色功能日化产品创新中心实验室
高性能橡胶材料创新中心生产线
招聘岗位
第一类:博士后招聘(若干)
一、
招聘部门及岗位及岗位:3D打印材料创新中心博士后
岗位职责:
1、3D打印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研发。
2、3D打印设备研发。
岗位要求:化工、材料、机械、自动控制等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
二、
招聘部门及岗位:生物活性分子开发与利用创新中心博士后
岗位职责:
1.负责科研工作、项目申报及管理。
2.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3. 具有创新思维、独立研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岗位要求:食品科学、食品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工程等。
三、
招聘部门及岗位:绿色功能日化产品创新中心博士后
岗位职责:负责研发、项目申报及管理工作。
岗位要求:精细化工、功能材料、皮肤医学等方向。
四、
招聘部门及岗位:高性能橡胶材料创新中心博士后
岗位职责:负责中心研发工作、项目申报及撰写相关论文与专利。
岗位要求:高分子材料专业,橡胶方向。
五、
招聘部门及岗位:精细高分子材料创新中心博士后
岗位职责:开展科研工作,协助相关科研项目申报与管理。
岗位要求:精细高分子材料方向或相关功能材料方向。
六、
招聘部门及岗位:高值医用材料创新中心博士后
岗位职责:负责高分子材料产品的改良、加工,协助相关标准制定、科研项目申报与管理。
岗位要求:有机或高分子合成加工等方向。
七、
招聘部门及岗位: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博士后
岗位职责:
1.有机/聚合物发光材料及器件研发。
2.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及器件研究。
岗位要求:高分子、材料学、物理化学等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有机光电研究方向博士优先。
第二类:研发人员招聘(每个岗位各1名)
一、
岗位名称:3D打印材料研发工程师
岗位职责:
1.负责3D打印材料的研发。
2.原有产品的改良。
3.产品相关标准制定。
4.科研项目申报与管理。
5.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等工作。
岗位要求:
1.具有博士学位(材料类相关专业),博士后优先,年龄40周岁以内。
2.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以上或申报发明专利2项以上。
3.具有独立研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有开拓创新、组织和协调能力;能承担一定的工作压力。
4.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良好的英文阅读和书写能力。
二、
岗位名称:3D打印实验员
岗位职责:
1.负责实验室实验设备操作。
2.按照既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3.实验报告撰写与整理。
4.实验室整理。
岗位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学历。
2.有两年及以上相关工作经验者。
三、
岗位名称:生物活性分子开发与利用创新中心研发工程师
岗位职责:
1.负责微生态制剂、发酵食品的研发及产业化;
2.如实记录研发过程和结果,对所做研发实验的真实性负责;
3.负责研发产品相关知识产权的申报;
4.领导交代的其他工作。
岗位要求:
1.食品、生物技术、发酵工程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
2.1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有微生态制剂、发酵食品产品开发经验者优先。
3.撰写申报过专利。
4.稳定踏实,执行力强,有团队精神,热爱研发工作。
5.能够流畅的阅读专业英文文献。
四、
岗位名称:生物活性分子开发与利用创新中心实验员
岗位职责:
1.对实验研发类样品进行检测,包括常规理化指标检测、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2.部分内勤工作。
岗位要求:
1.食品、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
2.熟悉食品、蛋白、酶类理化检测,有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操作经验者优先;
3.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细心、耐心,能吃苦,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五、
岗位名称:高性能橡胶材料创新中心研发工程师
岗位职责:负责中心研发工作。
岗位要求:高分子材料专业,硕士或以上学历。
六、
岗位名称:绿色功能日化产品创新中心配方应用高级研发工程师
岗位职责:
1.负责研究中心日化配方研制。
2.评价方法和安全评估方法的建立。
岗位要求:
1.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2.有跨国企业研发背景或国内大型日化企业研发经历。
3.有团队组织和领导能力,海外留学或工作背景优先。
七、
岗位名称:绿色功能日化产品创新中心日化原料开发高级研发工程师
岗位职责:
负责研究中心创新日化原料开发与产业化。
岗位要求:
1.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2.有丰富的生物,化学或材料领域产品开发经验。
3.有团队组织和领导能力,海外留学或工作背景优先。
八、
岗位名称:绿色功能日化产品创新中心实验员
岗位职责:
1.负责实验室仪器使用,保养和维护。
2.实验室试剂采购与归类管理。
3.实验室日常管理与安全。
岗位要求:
1.大专及以上毕业。
2.分析化学及相关专业毕业。
3.熟悉化学分析仪器。
九、
岗位名称:精细高分子材料创新中心研发工程师
岗位职责:
1.负责高分子材料产品的改良、加工;
2.协助相关标准制定、科研项目申报与管理,以及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等。
岗位要求:
1.高分子材料学、有机合成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
2.吃苦耐劳,责任心强;
3.具有较强动手能力;
4.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者更佳。
十、
岗位名称:高值医用材料创新中心研发工程师
岗位职责:负责高分子材料产品的改良、加工,协助相关标准制定、科研项目申报与管理,以及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等。
岗位要求:
1.有机或高分子材料的硕士以上学位。
2.责任心强。
3.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
4.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最佳。
十一、
岗位名称:高值医用材料创新中心实验员
岗位职责:
1.负责实验室实验设备操作。
2.按照既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3.实验报告撰写与整理。
4.实验室整理。
岗位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学历。
2.有两年及以上相关工作经验者。
十二、
岗位名称: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研发工程师
岗位职责:
1.负责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开发相关工作。
2.协助科研项目申报与管理工作。
岗位要求:
1.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有机化学、材料化学、应用化学及相关专业)、具有国外学习或工作经历。
2.熟悉有机合成的基本操作,掌握产物分离,图谱分析及结构鉴定。
3.能独立分析、解决实验问题,并清晰完整的撰写实验报告。
4.有实验室安全意识,有上进心,责任心,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良好的协调、沟通与项目管理能力。
6.具有有机合成或高分子合成研究实践经验者优先。
十三、
岗位名称: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实验员
岗位职责:
1.负责实验室实验设备操作。
2.按照既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3.实验报告撰写与整理。
4.实验室整理。
岗位要求:
1.大专以上学历,有机化学及相关专业, 1年以上有机合成经验,或应届毕业生。
2.独立完成文献的查阅和图谱解析,熟练地完成化学反应,并对结果做出较全面的分析。
3.工作主动,诚实、严谨,有责任感和上进心,具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4.具有一定有机合成实验室工作经验者优先。
薪酬待遇
第一类:博士后研究人员
一、薪酬
1.在站博士后年实行年薪制,标准如下(税前,含五险一金和住房补贴):
A类博士后年薪: 32万元人民币。
B类博士后年薪: 26万元人民币。
2.研究院协助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公寓或租房,协助安排博士后子女在松山湖就读。
3.在研究院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时,根据《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享受相关收益。
二、招聘名额
详见《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招聘信息一览表》。
三、招聘类型及条件
(一) 基本条件
1. 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品行良好,具备岗位所需业务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 获得博士学位的往届毕业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应届毕业生;
3. 具有较高的外语、计算机水平;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独立开展与组织科研工作的能力;
4. 年龄不超过35周岁。
(二) 除符合基本条件外,申请人还需符合如下条件:
其中A类岗位要求同时具备如下条件:
1. 原则上在国内知名大学本科及研究生毕业,或所毕业学校相关专业所在学科居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最新全国一级学科排名的前5%;或师从名师(国家级人才工程获得者或学科领域重要科学家),研究课题为国家重点领域前沿课题。在境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交流学习或工作1年以上者优先;
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省、部级及以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
(2) 在SCI一区及以上杂志或在本学科顶级期刊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下同)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者;
(3) 作为第一发明人(列第二的,第一发明人应是该博士指导教师,下同)获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项或国内发明专利4项及以上者;或申请国际发明专利4项或国内发明专利8项及以上者。
其中B类岗位要求同时具备如下条件之一:
(1) 在SCI杂志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者;
(2) 作为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国际发明专利1项或国内发明专利2项及以上者;或申请国际发明专利2项或国内发明专利4项及以上者。
四、申请程序和须提交的申请材料
(一)申请人员根据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发布的公开招聘信息,发送至指定邮件,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提供信息尽可能详细):
1.个人简历(含个人近照一张);
2.各学历层次的学历、学位及专业技术职务证书扫描件各1份,在国(境)外获博士学位的,还须提供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证明材料扫描件;
3.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原件及成绩单扫描件(应届毕业生);
4.有海外工作经历的,需提供相关证明(如:海外博士后、访问学者经历等);
5.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的相应证明材料;
6.其他科研成果证明材料,包括:博士论文摘要、代表作所发刊物的封面、目录及论文首页、论文检索证明、已录用论文的录用证明等扫描件,或出版书籍的封面、目录、专利证书、成果奖励证明等的扫描件;
7.两名专家的推荐信(含导师一份)。
(二)博士后组织面试遴选通过后,研究院通知、指导、协助博士后填写进站申请表,准备相关证明材料,与华南理工大学签订《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培养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协议书》;将博士后进站申请材料报送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备案后,由华南理工大学为博士后办理入站工作手续。
第二类:研发人员
一、薪酬
研究院为应聘人员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具体标准视岗位和人才层次而定,详情面议。
二、招聘名额、招聘类型及条件
详见《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招聘信息一览表》。
三、须提交的申请材料
(一)申请人员根据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发布的公开招聘信息,发送至指定邮件,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提供信息尽可能详细):
1.个人简历(含应聘岗位、个人基本信息、工作经历、学习经历、论文、科研项目、专利、成果奖励等情况等);
2.相关证明材料(含学历证书、学位证书、职称证书、科研项目、论文封面及首页、著作封面及目录、专利、成果奖励等)。
3.个人近照1张。
联系信息
有意应聘者将应聘材料压缩打包发送到电子邮箱jymai@、suqiubin@,初审通过的人员,研究院工作人员将电话或邮件通知其前来面试,择优录用。
研究院官网:ww***.cn[点击查看]
联系人:麦老师、陈老师
联系电话:0769-38822156,0769-38822155
电子邮箱:jymai@、mchen@
网站链接: ww***.cn[点击查看]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创新城A2栋(教师村公交站旁)233房
上一条:[昆明]云南菜根潭饮食文化公司
下一条:[重庆-渝中区]联强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