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 全职 > 职位详细
说明:

此信息由华南理工大学就业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华南理工大学就业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

职位:2009招聘
发布时间:2008-10-24
工作地点:广州
信息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就业网
职位类型:全职
职位描述
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

单位介绍 单位名称: 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 广州三海海洋工程勘察设计中心 国家海洋局南海资料浮标中心英文名称: South China Sea Marine Engineering surveying Center State Oceanic Administrtion 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又名:广州三海海洋工程勘察设计中心)成立于1965年,是国家海洋局派驻南海区的海洋调查研究部门,隶属于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是华南地区唯一集海洋工程勘察与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海域使用可行性论证为一体的综合性海洋技术服务实体,专业从事海洋调查研究、海洋工程勘察、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海洋测绘、海域使用论证、海洋技术开发与咨询、海洋(包括海岛、海岸带)开发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海洋浮标与航空遥感监测、海洋灾害评估、海洋环境信息服务等工作。经过几十年的调查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南海海区的调查研究成果,对南海海区的自然条件和工程条件有较深的了解。主要承担南海海域与太平洋海域的调查研究、南海北部环境监测、海洋工程技术服务和海海域使用论证、海底管线勘察与研究等任务。中心设海域技术室、科技创新室、装备技术室、环境工程(水文气象、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沉积)室、浮标工程室等主要调查研究室。 中心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131人(含技术工人),有海洋地质地貌、地球物理、海洋测绘、工程地质、海洋水文气象、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技术、资料浮标管理等学科的专门人才,其中教授2名、高级工程师19名、工程师33名、助理工程师19名以及一批相当有海上工作经验、吃苦耐劳的技术工人,是一支素质良好、具有坚实的技术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海洋工作经验、熟悉海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综合性技术队伍,能提供海洋工程勘察和工程条件评价、海洋地质与海洋环境调查研究、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海域使用论证研究等方面的良好的技术服务。 中心不仅是华南地区颇具实力的海洋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而且是华南地区唯一一个从事海洋资料浮标管理的单位,持有建设部颁发的《工程勘察证书(甲级)》(190608-kj)和国家海洋局首批颁发的《海域使用测量资质证书(甲级)》(02019), 和国家海洋局颁发的《海域使用可行性论证乙级资格证书》(国海论字 第0418号),并于2002年12月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认证合格证书》(CMA);同时,还取得交通部深圳市海上安全监督局首批颁发的《测量队伍登记证》(9702)。在海洋工程勘察与论证、浮标技术应用、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海洋规划与开发、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测绘、海洋学基础研究、海洋灾害评估等方面具有技术优势。 近年来,随着海洋技术开发的应用,业务范围广泛,尤其在管线路由勘查、浮标技术应用、海洋工程勘察与论证、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海洋规划与开发、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测绘、海洋学基础研究、海洋灾害评估等方面具有相当强的技术优势。中心技术装备配套齐全,拥有一批海洋水文气象、海洋地质地貌、物探测绘、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等专业的先进测量和测试仪器装备,各类型海洋调查、勘察、测绘、观测仪器80多台套(约五千多万元人民币),大多数为欧美发达国家九十年代以后、甚至是2000年以后的产品,具有技术先进、测量精确、性能稳定、数据处理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满足常规海洋调查研究和工程勘察的需要。这些设备主要包括:大型FZF2-3型海洋资料浮标系统,中型浮标海上气象站系统,美国RD公司ADCP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1台,挪威Nortek公司ADP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3台,S4ADW波浪仪3套,德国SeaBeam1180多波束海底地形测量系统1套,DF-1000海底成像系统1套,AANDERAA气象站(AWS-2700型)2套,AANDERAA水位计(WLR-7型)和RBR水位计共9台,自容式CTD(SBE37-SM型)3套,AANDERAA海流计(RCM9型)11台,AANDERAA海流计(RCM-4/5型、RCM-7/8型)14台,RTK双频GPS定位系统1套,TPS702全站仪1套,DGPS差分定位仪3套等;近期中心新引进一批先进的设备:丹麦RESON公司的 SeaBat8150深海多波束海底地形测量系统和NaviSound420双频测深仪各1套,美国GEOMETRICS公司G-882磁力仪系统1套,美国Sequoica公司LISST100现场激光粒度仪1套,法国SIG公司ENERGOS500电火花地层剖面仪1套,并拥有相当规模的各专业类别的标准实验室。 中心在长期的涉海工程论证服务中,积累了雄厚的技术优势,发展了多种大型的工程计算程序。已开发了基于ADI方法、Casulli半隐式差分格式、有限体积控制法的三套二维水动力模型、污染物扩散模型及泥沙模型,基于ADI方法的二维潮流、风暴潮耦合模型,基于Casulli半隐式差分格式sigma坐标系下三维潮流、风暴潮模型,基于Casulli半隐式差分格式sigma坐标系下泥沙模型。也吸收了当今国际上先进的、广泛应用的POM(Princeton Ocean Model)物理海洋模型、ECOM(Estuarine Coastal Ocean Model)物理海洋模型及ECOMSED(海洋环境与泥沙)模型。本中心科研人员在实施国家海洋局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砂开采海域使用论证中的关键模型技术研究"中,创造性的提出了三维辐射应力的概念及三维波生流模型,可在海滩平衡剖面模拟、沿岸泥沙、向岸与向海之间的物质交换计算中发挥重要作用,公式及模型已为国际权威刊物Coastal Engineering采用。新研制成功的混合坐标物理海洋模型在上层海洋采用笛卡尔坐标以获取高分辨率、在底层海洋采用sigma坐标系以拟合地形,模型综合两种单一坐标模型的优点而克服了各自的缺点,模型性能既优于笛卡尔坐标模型(如HAMSOM模型)、也优于sigma坐标系海洋模型(如POM模型),模型在南海环流模拟中,获得了与实测资料最为符合模拟结果,优于当前所有的其它模型模拟流态。本中心科研人员及在职研究生还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的帮助下,已初步吸收了WAVEWATCHⅢ、SWAN等海浪模型。本中心的模型技术已在众多的海洋工程可行性论证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海洋资料浮标管理 中心拥有直径1米、3米、10米多种类型浮标,曾使用过英国NBA公司、MAREX公司、美国大洋锚锭、国产FZF3-1等多种浮标,在南海8个站位和太平洋赤道海区进行长期连续工作,取得了一批多要素台风过程连续实测资料,为防灾减害、海上石油开发、沿海电站、资源开发的前期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如1986~1987年,中心受美国Amoco公司委托,在南海东部使用MAREX浮标,连续16个月对流、浪、风等多要素进行观测。1988年在美国休斯顿召开的海洋环境讨论会上,Amoco等公司对南海该站位的浮标管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取消对我中心浮标管理质量监督。1985~1990年还参加了中美海气联合调查,使用美国大洋锚锭浮标,在太平洋赤道连续8个航次进行布放回收等管理工作,受到美国科学家的好评,提高了国际知名度。2000年10月~2001年11月茂名石化水东30万吨单点系泊点利用浮标锚锭系统进行一年波浪、海流、气象的观测,获取完整的资料。2004年1月~2005年1月在阳西电厂厂址利用浮标锚锭系统进行一年波浪的观测,至今已获取完整的资料。 国际国内重点项目 九十年代以来,中心完成的国际、国内重点项目有:8次中美热带西太平洋海气耦合作用(TOGA)合作调查研究、中美海气(WOCE)合作调查、中日副热带海流调查、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研究、广东省海湾志调查研究、广东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研究、D26工程调查研究、南海季风试验、"126"专项调查、香港策略性污水排放计划海洋测量(921工程)、香港策略性污水排放水质调查研究(SSDS)、香港铜鼓水道水文与水质调查、更新有关沿岸发展对水文及水质的累积影响的数据以及改良评估工具(CES)等重大的海洋项目达26项、中日珠江口环境联合调查。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有:中国东南沿海赤潮发生机理研究、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研究、珠江口有机污染物和有毒重金属归宿的研究、珠江口海域的污染研究等4项。这些研究项目在国际、国内海洋领域均具有较大的影响。 海洋工程技术服务 中心近年来积极参与华南沿海海洋工程技术服务工作,与交通部等涉海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在港口与航道勘察规划、跨海工程论证、海上石油平台工程环境调查、海底管道和电缆路由勘察、倾倒区选划及工程竣工后测量验收等工程项目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完成大亚湾核电站、珠海电厂、沙角电厂、汕尾电厂、深东电厂、台山电厂、惠来电厂、饶平电厂、湛江电厂、阳江核电站、阳西电厂、钦州电厂等广东、广西沿海15座大型电厂厂址调查论证,近期正执行惠来电厂和广东阳西电厂;湛江港二区南与东海岛起步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湛江港岸线滩涂规划研究;湛江港码头前沿、港池、航道测量;深圳铜鼓水道和水东港、惠州港航道疏浚泥倾倒区选划;深圳港航公司珠江口大铲岛、小铲岛连岛海域使用论证;湛江港务集团公司宝满临海工业区围海造地海域使用论证;深圳南山集团公司凯丰集装箱码头围海造地海域使用论证;珠江口内六家公司(深圳华崇公司、广东虎门建设公司、中房海外公司、盛海公司、中海公司、利海公司)的海砂海域使用论证;水东港20万吨单点系泊调查论证;亚欧海底光缆系统(SEA-ME-WE3)中国段路由勘查;琼州海峡跨海工程预可行性和工程可行性论证;澳门国际新港码头、航道水动力模型与泥沙回淤研究以及海洋使用可行性论证;中国茂名单点系泊原油码头工程可行性论证。还有惠来电厂全潮水文观测和半年的波浪潮位气象观测;阳西电厂全潮水文观测和周年的波浪潮位气象观测;南方电网与海南电网联网工程琼州海峡海底电缆路由勘察;南方电网与海南电网联网工程琼州海峡海底电缆项目环境评价;南方电网与海南电网联网工程琼州海峡海底电缆海域使用论证;中华电力香港-深圳海底电缆(深圳段)桌面研究;香港电灯大鹏湾海域海底管道路由勘察等海洋工程技术项目200多项,均获得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十多年来,中心在完成国家重点项目和海洋技术开发的过程中,共获得近800项技术成果,其中17项获国家、省部级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22项获厅、局级奖。另外,负责主编和参与编写出版著作20多部,主持或参加《海洋调查规范》、《海洋监测规范》等国家海洋技术标准规范的编写工作。

联系电话 02034451959 联系人 蒋俊杰

传真 02084465067 邮箱 yewuglb@

单位主页 ww***com[点击查看] 单位性质 事业单位

通讯地址 广州市新港西路155号科研楼 邮政编码 510300

备注 (kzf)

岗位 多个岗位

职位类别 其他

工作地区

招聘人数 8人

岗位要求 专业 名额 学历 性别

测绘类 2 研究生以上 男女不限

船舶设计制造 2 研究生以上 男女不限

物探 1 研究生以上 男女不限

海洋地质 1 研究生以上 男女不限

分析化学 1 研究生以上 男女不限

计算数学或计算流体力学 1 研究生以上 男女不限

薪 水

学 历 硕士以上

专 业 计算数学 分析化学

备 注 联系人:蒋俊杰 (联系电话: 020-34451959) 刘路祥 (联系电话:020-84465067)传真:020-84465067 电子邮箱:nhgckc@ (kzf)

相关文件

发布时间 2008-10-24

上一条:广州市京华网络有限公司

下一条: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