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都 全职 > 职位详细
说明:

此信息由电子科技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电子科技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成都]成都理工大学

职位:2019招聘
发布时间:2019-05-16
工作地点:成都
信息来源:电子科技大学
职位类型:全职
职位描述
成都理工大学

信息分类: 招聘信息

单位性质: 高等教育单位 单位类别: 国家重点单位

招聘学历: 博士 招聘人数: 201人以上

发布时间: 2019-05-16 16:58 结束时间: 2019-12-31 00:00

举办地点: 工作地点: 成都

职位: 教育/培训 行业: 教育/培训/院校 招聘专业: 应用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金融学 数量经济学 法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政治学 国际政治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数学 基础数学 计算数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应用数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物理学 理论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原子物理与分子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凝聚态物理 声学 光学 无线电物理 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 统计学 机械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车辆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精密仪器及机械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学 材料加工工程 电气工程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电子科学与技术 物理电子学 电路与系统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 信息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息获取与探测技术 遥感信息科学与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系统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导航、制导与控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应用技术 信息安全 测绘科学与技术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应用化学 生物医学工程 软件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新兴技术管理 金融工程 工商管理 会计学 企业管理 旅游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

招聘职位: 教师

省份: 四川省 网申或邮箱: 1_hr@

一、成都理工大学简介成都理工大学坐落于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市,创办于1956年,先后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2000年划转地方,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省属重点大学。2010年11月3日,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成都理工大学协议。2017年9月,学校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成都理工大学已成为以理工为主,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以化工、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审批权。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治学理念和“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学校现设有17个教学学院、1个沉积地质研究院、1个地质调查研究院、1所独立学院;设有68个本科招生专业(类),拥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3个我校牵头建设的“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与四川省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社科普及基地、2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5个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环保厅重点实室、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学校的学科专业涵盖理、工、文、管、经、法、哲、农、教、艺等10大学科门类;地球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地球科学学科群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群。学校是国家重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迄今已为社会输送了19万余名毕业生,桃李天下;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地调计划等一大批重要项目,广获殊荣。 目前我校正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和“双一流”建设,实施“珠峰引才计划”,本着深厚的底蕴、进取的活力、优美的环境、优厚的待遇、真诚的期待,我们热切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 二、引才学科(一)理工科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核科学与技术、林学、水文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系统科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制药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园艺学、药学(二)人文社科伦理学、理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社会工作、体育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近现代史、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 三、引才对象海内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博士后、博士。(一)顶尖人才(A0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学者(二)领军人才(A1类)国家级高级学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席科学家等学者。(三)拔尖人才(A2类)国家级青年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对象等人才。(四)骨干人才(B类)各类省部级人才,或学术水平达到以下条件的人才:近5年,以第一完成人(在国外发表的SCI、SSCI论文成果可为通讯作者)取得学校认定的A2级成果5项,或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五)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的优秀人才(C1类)在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0强高校、当年进入ESI本学科领域全球前1%的研究机构中排名前50%机构取得博士学位者。(六)在国内取得博士学位的优秀人才(C2类)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高校或科研机构取得博士学位,或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级为B 及以上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取得博士学位者。 四、引才待遇(一)学校待遇:1.顶尖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薪酬等待遇面议。2.骨干人才:提供安家费30万元、科研启动及学科建设配套费30万元(哲学社会科学15万元)、年薪25~30万元。3.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的优秀人才:提供安家费25万元、科研启动及学科建设配套费25万元(哲学社会科学12万元)、年薪20~25万元。4.在国内取得博士学位的优秀人才:提供安家费15万元、科研启动及学科建设配套费15万元(哲学社会科学7万元)、年薪15~18万元。5.顶尖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可引进若干博士作为科研助手,骨干人才可引进1名博士作为科研助手。6.引进的优秀博士可直接聘任正高级、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根据学科的不同,正高级在近五年取得2~4项A2级成果,副高级在近五年取得2~4项B1级成果)。引进人才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时不设指标限制。7.引进的优秀博士可遴选为硕士生导师,在聘期内晋升副教授的,可遴选为博士生导师。8.学校为顶尖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提供一套价格优惠的商品房供购买或提供购房补贴。(二)地方发展平台1.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平台,分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三个类别12个项目,给予10~100万元资助。2.四川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平台,给予20~200万元资助。3.成都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平台,给予20~100万元资助。 五、工作任务(一)基本工作任务1.人才培养。A类人才每年主讲1门课程,B类和C类人才每年主讲2门课程(其中至少一门为本科生课程),完成学院规定的实习、实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指导等教学工作任务,每年举办全校性讲座1~2次;2.学科专业建设。参与学校、学院的学科专业及实验室建设工作,参与制定学科专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参与学科专业申报的咨询与论证等;3.公共服务。承担学校、学院安排的公共服务工作;4.帮助学校引进海内外人才等。(二)科研工作任务及对应年薪人才类型发表学术论文要求承担科研项目要求年薪标准

顶尖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 面议 面议 面议

骨干人才 新发表3篇A1 2篇A2学术论文 新取得1项A2级项目 30万元

新发表1篇A1 2篇A2学术论文 新取得1项A2级项目 25万元

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的优秀人才 新发表2篇A2 2篇B1学术论文 新取得1项A2级项目 25万元

新发表1篇A2 2篇B1学术论文 新取得1项A2级项目 20万元

在国内取得博士学位的优秀人才 新发表2篇B1 2篇B2学术论文 新取得1项A2级项目 18万元

新发表1篇B1 2篇B2学术论文 新取得1项B1级项目 15万元

注:论文和科研项目分级按照学校标准予以认定。任务中要求的低级别成果均可用更高级别的成果折算。

六、引才计划
(一)顶尖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骨干人才,长期开展招聘,应聘不受岗位招聘计划数限制。

(二)各学院招聘优秀人才岗位共计302个,详见下表。

序号单位计划联系人联系电话

1 地球科学学院 20 曾老师 86-28-84075175

2 能源学院 20 张老师 86-28-84079005

3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22 李老师 86-28-84078948

4 地球物理学院 22 张老师 86-28-84078869

5 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19 程老师 86-28-84078773

6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19 彭老师 86-28-84078940

7 管理科学学院 17 许老师 86-28-84078980

8 马克思主义学院 25 范老师 86-28-84073517

9 法学院 10 庞老师 86-28-84078979

10 外国语学院 6 胡老师 86-28-84078933

11 商学院 9 杨老师 86-28-84076701

12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7 张老师 86-28-84077486

13 体育学院 3 郑老师 86-28-84078779

14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12 张老师 86-28-84077521

15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14 路老师 86-28-84073551

16 沉积地质研究院 16 王老师 86-28-84073252

17 环境学院 17 罗老师 86-28-84073434

18 网络安全学院 20 王老师 86-28-84073785

19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9 胡老师 86-28-84078677

20 油气藏地质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5 王老师 86-28-84079071

、聘用方式
引才方式为全职引进,人事代理聘用,按聘期管理,实行年薪制。两个聘期圆满完成规定的任务后,可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进入我校长期教职管理。

八、应聘办法
(一)现场应聘

应聘博士可在成都理工大学在各地各高校的招聘会上投递简历,与学校、学院洽谈。

(二)网络应聘

应聘博士可通过成都理工大学人才招聘网注册个人信息,投递简历(网址:hr***.cn[点击查看])。

(三)面试方式

应聘博士接收到学校的面试通知后,到学校参加面试考核,也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面试考核。

九、联系方式
成都理工大学人事处(师资科)刘老师

联系电话: 86-28-84078792

电子邮件:hr@

热诚欢迎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校工作!

成都理工大学

2019年3月

序号文件名称上传时间下载

1 成都理工大学引才宣传公告-2019招聘会发布.docx 2019-05-16 下载

上一条:[成都]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下一条:[成都]四川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