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它 全职 > 职位详细
说明:

此信息由暨南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暨南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江苏]中国矿业大学

职位:2019招聘
发布时间:2019-05-13
工作地点:其它
信息来源:暨南大学
职位类型:全职
职位描述
招聘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 广州高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商查询

主题 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人才招聘启事 招聘截止日期 2019-07-10

应聘网址 简历投递邮箱 kdbsh@

招聘会信息 是否接收在线简历 否

招聘说明:

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人才招聘启事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 211工程 、 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 和国家 双一流 建设高校。学校座落在文化古城 江苏徐州,校园占地面积4413亩,校舍建筑面积130余万平方米。学校设有研究生院,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9个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研究基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低碳能源研究院和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建成了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化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学校设有59个本科专业,1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2个国家 双一流 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 十三五 省重点学科及6个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 立项学科。目前,学校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900余人,教授458人,副教授835人;专任教师中拥有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外聘),博士生导师384人,硕士生导师1352人。学校为建设成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多科性、研究型的高水平大学,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热忱欢迎有志于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优秀人才来我校工作。
一、人才需求计划
具体招聘单位及学科、方向等信息见《2019年中国矿业大学人才需求计划》(附件1)。
二、人才需求层次及相关待遇
(一)科研团队

具有创新能力和稳定研究方向的科研团队(学术骨干在3人以上,团队带头人为学科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博士生导师)

待遇:具体待遇一人一议。团队成员享受相应的引进人才待遇,学校可根据其研究方向成立研究所,并根据需要提供科研平台建设经费,保证其工作条件。

(二)高端人才计划人才选拔条件

1、基本条件

师德高尚,学风正派,爱岗敬业,治学严谨,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和较强的学术发展能力。

2、学术条件

1)卓越学者

包括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等国际知名奖项的获得者,发达国家院士,中国两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或与上述人才水平相当的顶尖学者,年龄一般不超过70周岁,身体健康,能够履行所聘岗位职责。

2)杰出学者

在本学科领域内已取得国际公认的突出学术成就,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力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带领青年学者推动相关学科领域发展,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身体健康,能够履行所聘岗位职责,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

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3) 万人计划 入选者(教学名师、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4)文化名家暨 四个一批 人才;

5)近三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二等奖及以上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及以上(第一完成人);

6)近三年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或教育部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创新团队带头人,或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经费额度在1000万元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7)江苏省 333工程 第一层次入选者;

8)在海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担任教授或相当职务的学者;

9)其他与上述条件和水平相当的高端人才。

3)攀登学者

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创新思维,在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重点领域崭露头角,取得突出学术成果;具有协助本学科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有成为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类不超过50周岁),身体健康,能够履行所聘岗位职责,且符合下列基本条件之一:

1)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青年项目入选者;

2) 万人计划 青年拔尖人才;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4)中科院 百人计划 入选者;

5)江苏特聘教授或江苏省 双创人才 入选者;

6)在海外高水平大学担任副教授、助理教授或相当职务的学者;

7)学校紧缺的学术成果特别突出的优秀中青年人才。

4)优秀青年学者

在海内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或在海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著名企业从事科研工作三年以上的优秀博士,具有较强教学科研工作能力,成果突出,身体健康,能够履行所聘岗位职责,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入围 万人计划 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青年项目、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或 千 人计划 青年项目会评者,年龄一般不超过38周岁(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类不超过40周岁)。

2)受聘学校的特聘研究员

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类不超过40周岁),应在相关学科领域已达到破格晋升我校教授的条件,且符合下列基本条件之一:

a.代表性学术成果在本学科领域内有较高的认可度,在本学科领域权威期刊发表A类期刊文章、中科院一区文章或高被引论文不少于5篇;或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Science)上发表论文不少于1篇;

b.获得国际上公认的杰出学者(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c.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排名一般在前1/2;

d.其他经国内知名同行专家评审,认定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者。

3)受聘学校的特聘副研究员

年龄一般不超过32周岁(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类不超过35周岁),应在相关学科领域已达到破格晋升我校副教授的条件,且符合下列基本条件之一:

a.博士毕业院校近三年内进入泰晤士全球高校综合排名前100或博士期间所在学科排名全球前50;

b.其他经国内知名同行专家评审,认定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者。

以上各层次人才待遇一人一议,具体咨询人才工作办公室。

(三)教师高级岗位

1、教授

条件:达到学校教授四级岗基本条件和学术条件,经学校讨论引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待遇:符合学校 高端人才计划 选拔条件,按照相应待遇执行,其他人员按照学校相关政策执行。

2、副教授

条件:达到学校副教授七级岗基本条件和学术条件,经学校讨论引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待遇:符合学校 高端人才计划 选拔条件,按照相应待遇执行,其他人员按照学校相关政策执行。

(四)讲师

1、海外优秀博士、博士后

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海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的毕业生;

(2)在海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不少于2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人员。

待遇:提供住房补贴15万元,可租住学校青高公寓一套;提供科研条件费8万元(文管学科4万元),来校后直接纳入青年教师启航计划培养;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入园等问题。

2、国内优秀博士、博士后

条件:近三年,理工类参加过国家级科研项目(文管类参加过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第一作者在SCI源刊上发表3篇或EI源刊上发表5篇或CSSCI源刊上发表5篇及以上论文;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待遇:提供住房补贴15万元,可租住学校过渡房一套;提供科研条件费8万元(文管学科4万元),来校后直接纳入青年教师启航计划培养;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入园等问题。

3、达到青年教师启航计划遴选条件的博士

条件:参加过国家级科研项目(文管类参加过省部级以上级别科研项目)或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第一作者在SCI源刊上发表2篇或EI源刊上发表3篇或CSSCI源刊上发表3篇及以上论文;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待遇:提供住房补贴10万元,可租住学校公寓周转房一套;提供科研条件费6万元(文管学科3万元),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入园等问题。

4、其他博士

条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待遇:提供5万元的住房补贴,可租住学校公寓周转房一套;提供科研条件费3万元(文管学科1.5万元),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入园等问题。

来校工作后,需按要求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考核。

(五)博士后

1、进站条件

申请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人员应具有博士学位(博士毕业6个月内尚未获得《博士学位证书》,可暂用毕业单位学位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授予博士学位的证明代替)且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思想政治表现良好,具有良好的学术品德,身体健康,申请首站的年龄一般在32周岁以下,特别优秀的年龄可以放宽到35周岁。本校毕业的博士首站不得申请进入学校同一学科的流动站。

申请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人员原则上应为国家 双一流 建设高校或海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的博士,近3年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JCR二区以上(汤森路透分区,下同)SCI论文1篇或SCI/SSCI论文2篇或CSSCI论文3篇或取得同行公认的重大成果。

2、薪酬待遇

博士后薪资由学校和合作导师共同承担,每年不少于25万(含学校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约5万元)。对于博士学位授予学校为世界排名前200名(按进站当年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的博士后,学校额外一次性发放3万元补贴。在站期间,享受学校职工同等子女入学、入园等待遇。
三、相关说明
1、海外知名高校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等引进请关注学校 高端人才计划 或教授、副教授招聘条件。

2、博士后岗位出站考核达到合格及以上,可申请留校。

3、应聘人员请同时将简历投递至学院和学校招聘邮箱。

4、上述相关待遇货币单位均为人民币。
四、联系方式
(一)应聘青年教师、博士后、教师高级岗位及以团队形式应聘的优秀人才请与人事处联系,具体联系信息如下:

1、青年教师岗位联系人:赵楠、聂文龙、许梓楠

电话:+86-516-83590203、+86-516-83590205

招聘邮箱:kdjszp@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 中国矿业大学行政楼A211室

邮编:221116

2、博士后岗位联系人:张宁、杜淳

电话:+86-516-83590200、+86-516-83593018

招聘邮箱:kdbsh@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 中国矿业大学行政楼A209室

邮编:221116

(二)应聘高端人才计划的优秀人才,请与人才工作办公室联系,具体联系信息如下:

人才工作办公室联系人:邵波、陈建

电话:+86-516-83590211

招聘邮箱:kdrc@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 中国矿业大学行政楼A208室

邮编:221116

中国矿业大学

2019年2月26日

附件12019年中国矿业大学人才需求计划

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诚聘海内外优秀博士后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学校建设了完备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7个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研究基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低碳能源研究院和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建成了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坐落于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江苏省徐州市,校园占地面积4413亩(文昌校区1555亩,南湖校区2858亩),校舍建筑面积130余万平方米。
一、学校有哪些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自1985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以来,现已建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分别是矿业工程、电气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地质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其中"矿业工程"流动站被授予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站以来,累计招收了800多名博士后。
二、博士后的申请条件有哪些?
1、思想政治表现良好,具有良好的学术品德,身体健康。

2、在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或海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3、年龄一般在32周岁以下。

4、近3年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JCR二区以上SCI论文1篇或SCI/SSCI论文2篇或CSSCI论文3篇或取得同行公认的重大成果。
三、博士后的薪酬待遇及其他福利政策有哪些?
1、薪酬待遇

每年不少于25万(含学校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约5万元),博士学位授予学校为世界排名前200名的博士后,学校额外一次性发放3万元补贴。

2、其他相关政策

(1)可参加学校专门组织的专业技术职务学术评价,可以竞聘学校相应学科的高级基础岗位。

(2)可以赴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访学或交流。

(3)子女入托、入学享受我校教职工同等待遇,可申请租住学校房屋。

(4)博士后可按规定申请落户,将人事档案等转入学校管理;

(5)博士后可按相关规定享有学校公共资源服务。
四、博士后的出站要求以及如何竞聘学校的教师岗位?
在完成规定的研究任务的基础上,学校对博士后在站期间的学术成果采用评分评级制,期满考核合格及以上等次的人员,可竞聘学校教师岗位。考核优秀者优先聘用。具体评分标准参照学校博士后管理办法(pd***.cn[点击查看]
五、博士后的招聘流程以及需要准备的进站材料有哪些?
1、申请者查看中国矿业大学博士后招聘计划,了解相关信息并联系合作导师,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后。

2、填写《中国矿业大学申请博士后岗位人员情况登记表》(见附件),准备相关附件材料,并交到各拟聘单位。

3、依托流动站及拟聘单位审核并报学校审批。

4、学校审批通过后,人事处协助博士后申请者办理相关进站手续,签订聘用合同。
六、如何获得更多的信息?
1、博士后招聘计划见

pd***.cn[点击查看](或见下表),点击博士后招聘计划中各团队名称可以了解各团队的具体招聘要求、岗位职责、人员待遇等信息。

2、各二级单位负责博士后业务工作老师的联系方式见:pd***.cn[点击查看]

3、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联系人:张老师;

电话:0516-83590200;

邮箱:kdbsh@

网址:pd***.cn[点击查看]

附件:《中国矿业大学申请博士后岗位人员情况登记表》

博士后招聘计划

聘任单位团队名称(研究方向)合作导师招收人数

矿业学院 巷道围岩控制 张农 1

充填开采与岩层控制 张吉雄 2

露天开采 才庆祥 1

周伟

冲击矿压 窦林名 3

煤岩体压裂与流态矿产开采 黄炳香 3

巷道围岩稳定原理与控制 柏建彪 1

生态环境保护性开采 张东升 2

薄煤层原位流态化开采 李学华 1

巷道围岩稳定原理及应用 王襄禹 1

矿井水采空区储存与净化 姚强岭 1

冲击矿压 曹安业 1

巷道围岩控制与材料化学加固 李桂臣 1

煤与瓦斯共采研究团队 胡国忠 1

智能化开采 方新秋 1

深部高效开采 屠世浩 3

保水采煤与岩层控制 马立强 1

煤矿固废处置与充填开采 黄艳利 1

巨厚煤层开采 王旭锋 1

地质力学与地球物理 陆菜平 1

巷道围岩控制与充填技术 张益东 1

安全学院 职业健康与应急救援 王德明 2

城市与公共安全 周福宝 1

矿井瓦斯防治与利用 林柏泉 2

煤岩瓦斯动力灾害 王恩元 1

煤矿瓦斯治理 程远平 1

煤矿热动力灾害防治 秦波涛 2

土木学院 工程结构火安全 叶继红 2

深部岩石力学与地下工程 杨圣奇 1

大跨空间结构 张营营 1

地下工程灾害防控 马占国 1

隧道及地下工程 王迎超 1

新型结构与新材料结构 尹世平 1

机电学院 智能采掘装备 葛世荣 2

智能矿山装备 王忠宾 1

刘新华

流体传动及控制 赵继云 1

教育部创新团队:矿山大型机电装备可靠性 朱真才 8

周公博

沈刚

曹国华

彭玉兴

李伟

结构优化及故障预诊 程刚 1

智能采掘装备 王世博 2

装备节能与再制造 程延海 1

机电装备智能感知 李威 1

智能传动与振动控制 陈飞 1

信控学院 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 王雪松 2

程玉虎

生物信息 陈兴 1

智能优化与控制 郭一楠 1

图像分析与模式识别 李雷达 1

矿山安全监测监控与监管 华钢 1

水下无线通信 孙智 1

智能系统与先进控制 杨春雨 1

智能优化与控制 孙晓燕 1

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实验室 李世银 1

智能优化与控制 张勇 1

资源学院 安全地质 隋旺华 1

非常规能源地质 吴财芳 2

秦勇

矿山水害防治 杨伟峰 1

应用地球物理 岳建华 1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机理与环境响应 李文平 6

郭英海

孙强

煤地球化学 王文峰 1

地质新能源与地质环境 桑树勋 2

地应力地球物理综合预测 陈同俊 1

煤系气勘探与开发课题组 傅雪海 2

地球信息科学课题组 杨永国 1

化工学院 细粒煤高效分选理论及技术 谢广元

附件

备注

职位(1): 博士后

需求人数 6-10人 工作类型 全职 工作所在地 江苏省

外语语种要求 月薪(元) 面谈 职位类别

学历

专业

职位描述

上一条:[江苏]米巴精密零部件(中国)有限公司

下一条:[福建]福州天石源超硬材料工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