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信息由河北医科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河北医科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河北]承德医学院2017招聘
发布时间:2017-07-20
工作地点:其它
信息来源:河北医科大学
职位类型:全职
职位描述
承德医学院2017年选聘工作人员公告
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暂行办法》(冀人社发〔2011〕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单位2017年招聘工作人员计划和岗位空缺情况、工作需要,拟采取选聘方式招聘工作人员12名,具体岗位及条件如下:
招聘岗位招聘人数专业学历学位其他条件
社科部教师 1 历史学(清史方向) 研究生 博士 研究方向为清史,侧重于满族历史文化的研究。
基础医学院教师 1 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研究生 博士
1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研究生 博士 本科及硕士均为预防医学(公共卫生)专业
1 药理学 研究生 博士 本科为临床医学专业
1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研究生 博士
1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研究生 硕士 有临床执业医师证
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研究生 硕士
生物医学工程系教师 1 生物信息学 研究生 硕士
1 生物医学工程 研究生 硕士 本科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中医学院教师 1 针灸推拿学 研究生 硕士
蚕业研究所科研人员 1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研究生 硕士 本科为蚕学相关专业
1 林木遗传育种 研究生 硕士 本科为农学相关专业
承德医学院2017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公告
根据我校工作需要,现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应届博士毕业生。
一、专业要求: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心理学、护理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药学、中药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体育学、数学、物理学等相关专业
二、报名方式:
可将简历发至承德医学院人事处电子邮箱或电话咨询相关事宜。
邮件主题请备注:高校招聘在线+姓名+专业+毕业院校+应聘岗位
电子邮箱:cdmc_rsc@ 并抄送到3437077463@
咨询电话:0314-2290601
三、其他要求及相关待遇:
参照我校《高端引进人才管理办法》。
承德医学院高端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全面实施 人才强校 战略,汇聚一批优秀学科带头人和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规范和完善人才引进工作机制,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人才引进的原则
(一)坚持优化队伍,突出特色的原则。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充分考虑职称、学历、年龄、学缘、专业等因素,有利于合理梯队的形成,加强特色专业、新办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二)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果并重的原则。对拟引进的高端人才的考察,既要重视科研成果,也要重视教学成果。
(三)符合学科发展需要的原则。紧密围绕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结合各教学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优化结构,积极、稳妥、高效地引进人才。
(四)坚持公开招聘、公平竞争、科学评价、择优引进、合同管理的原则。
二、人才引进的对象
引进的人才分下列七个层次:
1.第一层次
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很高学术地位的知名专家,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
(1)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2)同类国(境)外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
2.第二层次
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很高学术地位的知名专家,对本学科建设和发展有创新性构想,在本研究领域取得国(境)内外同行专家公认的重要成就,具有优良的团结协作精神及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具备领导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达到或超过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能力,年龄一般不超过55岁,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
(1)当选两院院士有效候选人。
(2)入选教育部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的特聘教授或讲座教授。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4) 863 、 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
(5)国家三大奖二等奖以上第一获奖人。
(6)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创新团队的学术带头人。
(7)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和《Nature》杂志上发表论文1篇。
(8)国(境)内外知名学者,多年从事某领域研究,已形成特色研究体系,取得国(境)内外同行公认具有世界领先成就(要求能提供具有说服力的材料)。
3.第三层次
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在本学科领域有突出学术成就的教授、专家,具有优良的团结协作精神及较强的组织能力,可担任本学科领域学术带头人,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并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两项:
(1)近五年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级重点项目1项以上或3项国家级课题。
(2)近五年主持并承担进款总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重大横向合作项目(需出据相关原始证明材料或复印件)。
(3)近五年科技成果以主要研究人员身份获得过国家级二等奖以上(前两名)或省部级一等奖(第一名)或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
(4)近五年以第一作者SCI收录10篇及以上(与承担科研立项课题相关)。
(5)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
4.第四层次
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内有优秀学术成果,具有独立、明确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或具有同等水平的海外专家、学者及留学归国人员;在学术界已具有一定影响力,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并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两项:
(1)近五年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过国家级项目1项或3项以上省部级科研项目。
(2)近五年以主要研究人员身份获得过国家级三大奖二等奖以上(前三名)或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第一名)。
(3)近五年主持并承担进款总额在200万元以上的横向合作项目(需出据相关原始证明材料或复印件)。
(4)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发表被SCI收录8篇以上论著(与承担科研立项课题相关)。
5.第五层次
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内,科研思路清晰,学术成果突出,有很好发展潜力的博士研究生或者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硕士研究生),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并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两项:
(1)近五年承担过国家级项目1项(前二)或1项以上省部级科研项目(第一)。
(2)近五年以主要研究人员身份获得过国家级三大奖二等奖以上(前五名)或省部级三等奖及以上奖励(第一名)。
(3)近五年主持并承担进款总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横向合作项目(需出据相关原始证明材料或复印件)。
(4)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发表被SCI收录4篇以上或者单篇影响因子5.0以上(与承担科研立项课题相关)。
6.第六层次
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曾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或者3篇以上SCI收录文章具有博士学位应届、往届毕业生。
如确属急需引进的优秀人才和有一技之长的紧缺人才,经学校研究同意,学历、年龄可适当放宽,待遇可适当提高。
7.第七层次
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具有博士学位的应届、往届优秀毕业生。
三、人才引进的方式及待遇
1.人才引进原则上:第一、第二层次采取软引进或调入两种方式,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层次采取调入或接收应届毕业生的方式。待遇如下:
人才 层次 科研启动 经费(万元) 安家费 (万元) 配偶子女迁调 其 他
第一层次 面议 面议 随迁随调 配助手、实验室及相关设备
第二层次 面议 面议 随迁随调 配助手、实验室及 相关设备
第三层次 100 100 符合学校条件协助迁调 配实验室及相关设备
第四层次 70 70 符合学校条件协助迁调 ∕
第五层次 30 30 符合学校条件协助迁调 /
第六层次 15 15 符合学校条件协助迁调 ∕
第七层次 8 8 符合学校条件协助迁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