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它 全职 > 职位详细
说明:

此信息由云南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云南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浙江]浙江海洋学院2015年高层次人才招聘


发布时间:2015-03-24
工作地点:其它
信息来源:云南大学
职位类型:全职
职位描述
浙江海洋学院 简介:
浙江海洋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以海洋为特色,理学、农学、工学、文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学校总占地面积2500余亩,其中位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主校区枕山环海,风景宜人,是求学的理想之地。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6000余人。学校现有海洋科学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开设有海洋科学等42个本科专业,海洋科学等3个一级学科、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农业推广专业种类,8个领域学位点。建有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三等奖各1项,二等奖2项,全国科学大会奖6项,省部级奖70余项;主持有一批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专项、国家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为区域海洋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我省正在全力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国务院批复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指出:“加强海洋类院校、涉海人才队伍、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和海洋文化建设,增强科教文化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制定实施海洋院校与学科建设规划,推进省部合作,优化整合资源,形成学科优势鲜明、科研实力较强的综合性海洋大学”。国务院刚刚批复的《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又明确提出“按照国家‘十二五’高校设置方针和政策,支持浙江省优化高等学校布局,加大投入,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把浙江海洋学院发展为海洋类大学”。纵观世界近代发展史,大学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生产力的动力源、知名城市的重要标志,建设海洋强省必须建设自己的海洋大学,这既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需要,更是我省、我市走向海洋的需要。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开发海洋,科教先行。学校正借势海洋强国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机遇,坚持立足舟山、服务浙江、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夯实基础、提升内涵为重点,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争取到2020年,建设成为办学特色明显并国内一流、部分学科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海洋大学,成为我国中部海洋人才培养基地、海洋科技研发平台、科技创新引智载体、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海洋文化研究中心。

招聘计划:

浙江海洋学院2015年高层次人才招聘简章

一、招聘对象

招聘对象主要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人才。

二、招聘条件

1、热爱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并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2、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3、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符合规定的体检合格条件,能胜任岗位工作;

4、高层次人才年龄原则上在45周岁以下,优秀博士年龄原则上在35周岁以下;

5、获得境外学历学位的,须提供《学历学位认证书》。

三、招聘岗位

浙江海洋学院2015年度教学科研人员需求计划表

序号学院(部门)二级学科需求岗位人数学历及职称等任职要求

1 海洋科学技术学院 物理海洋学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2 海洋科学技术学院 物理海洋学 教学科研 3 博士或副教授

3 海洋科学技术学院 环境工程 教学科研 2 博士或副教授

4 海洋科学技术学院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5 水产学院 动物学或水产养殖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6 水产学院 水产养殖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7 水产学院 水生生物学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8 水产学院 渔业资源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9 水产学院 渔业资源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10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电路与系统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11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12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13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海洋工程与技术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14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海洋工程与技术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15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及理论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16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17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热能工程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18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19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 教学 1 博士或副教授

20 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教学科研 4 博士或副教授

21 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 岩土工程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22 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 岩土工程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23 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 结构工程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24 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25 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26 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27 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学 教学科研 2 博士或副教授

28 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29 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30 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教学科研 2 博士或副教授

31 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教学科研 2 博士或副教授

32 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 制冷及低温工程 教学科研 2 博士或副教授

33 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 热能工程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34 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 工程热物理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35 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36 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 轮机工程 教学科研 2 博士或副教授

37 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 轮机工程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38 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 轮机工程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39 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 航海技术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40 石化与能源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 教学科研 2 博士或副教授

41 石化与能源工程学院 油气储运工程 教学科研 2 博士或副教授

42 石化与能源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或化学工艺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43 石化与能源工程学院 油气田开发 教学 2 博士或副教授

44 食品与医药学院 制药工程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45 食品与医药学院 药物分析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46 食品与医药学院 药剂学 科研岗 1-2名 博士或副教授

47 食品与医药学院 药理学 科研岗 1 博士或副教授

48 食品与医药学院 水产品加工与贮藏 教学科研岗 1 博士或副教授

49 数理与信息学院 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50 数理与信息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51 数理与信息学院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52 数理与信息学院 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教学科研 2 博士或副教授

53 经济与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54 经济与管理学院 企业管理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55 经济与管理学院 企业管理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56 人文学院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教学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57 人文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 教学科研 2 优秀硕士或博士

58 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 教学科研 2 博士或副教授

59 体育与军训教育部 体育学 教学科研 1 优秀硕士或博士

60 体育与军训教育部 体育学 教学科研 1 优秀硕士或博士

66 创新应用研究院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科研 2 博士或副教授

67 创新应用研究院 材料学 科研 2 博士或副教授

68 创新应用研究院 电路与系统 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69 创新应用研究院 信号与信息处理 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70 创新应用研究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 科研 5 博士或副教授

71 创新应用研究院 应用化学 科研 2 博士或副教授

72 创新应用研究院 油气田开发工程 科研 2 博士或副教授

73 创新应用研究院 船舶与海洋结构设计制造 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74 创新应用研究院 环境工程 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75 创新应用研究院 生物化工 科研 3 博士或副教授

76 东海发展研究院 社会学/人类学 科研 2 博士或副教授

77 东海发展研究院 民俗学 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78 东海发展研究院 法学理论 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79 东海发展研究院 区域经济学 科研 2 博士或副教授

80 东海发展研究院 历史地理学/边疆学 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81 东海发展研究院 宗教学 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82 东海发展研究院 美学 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83 浙江省海洋渔业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捕捞 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84 浙江省海洋渔业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渔业管理 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85 浙江省海洋渔业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加工工程 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86 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海洋生物学 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87 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水产养殖 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88 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海洋生物学 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89 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水产养殖 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90 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海洋生物学 科研 1 博士或副教授

四、招聘程序

1、提交应聘材料

各类领军人才及博士求职人员,请邮件投递《求职简历》(WORD格式,入附件)至相关学院,并同时抄送人事处专用邮箱(zhyrsc@、rsc@;)。提交申请时,请一并详细提供科研成果清单、科研工作计划等材料。请在邮件主题标注博士人才网、毕业学校、姓名、应聘岗位,应聘材料以附件形式发送。

投递邮件时,为方便信息的及时处理,请勿打包发送,请勿超过1G容量,请勿重复投递简历。

2、组织人员考核

收到应聘简历后,人事处、相关学院及时对应聘人员求职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对符合招聘岗位要求的人员,邀请其来校参加考核。来校参加考核人员,须携带以下材料原件:身份证、应聘岗位要求的学位学历证书(或相关证明)、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证明、学习成绩单等相关材料。考核方式采取试讲、面谈等多种方式灵活进行。

3、公示录用结果

对考核合格人员,一经学校研究同意后,人事处将拟录用人员信息通过校园网公布7个工作日。如在招聘过程中任何环节发现有违纪违规、提供虚假信息或应聘人员条件不符合招聘岗位条件要求等情况的,随时取消应聘资格。

4、签订就业协议

公示无异议后,人事处通知拟录用博士在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按照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进行体检,体检合格后,拟录用博士携带身份证等相关证件来人事处面签《就业协议书》。

五、相关待遇及说明

1、各层次引进人才相关条件、任务及待遇,见附件。

2、本计划有效执行时间为2015年元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六、联系方式

1、通信地址:浙江省舟山市临城长峙岛海大南路1号人事处

2、邮政编码:316022

3、zhyrsc@、rsc@

4、网址:ww***.cn[点击查看]

5、联系电话:0580-2550017

浙江海洋学院面向海内外招聘“钱江学者”特聘教授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与教育质量,增强高校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加快我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根据《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浙江省高等教育 “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实施浙江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引进计划。

一、岗位设置

(一)“十二五”期间全省继续设立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二)有关高等学校应根据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在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省人文社科基地、优势(特色)学科等中设置特聘教授岗位,制定相应的岗位聘任条件,通过各种媒体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符合条件的人选。

二、岗位条件

(一)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必须是正式引进或正式签约的高层次人才,其中正式签约的聘期内每年须在聘任高校实际工作6个月以上时间;

(二)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年龄一般在50周岁以下;

(三)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或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四)胜任核心课程讲授任务;

(五)学术造诣高,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

(六)有较大发展潜力,对本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想,具有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

(七)有团结、协作精神及相应的组织、管理和学术领导能力。

三、聘任程序

(一)学校学术委员会按照规定条件对应聘人员进行评议、遴选,提出初选意见;

(二)设岗高等学校向我厅提出特聘教授人选推荐意见,并邀请3名以上国内外著名同行专家对推荐人选提出评价意见,必要时由省教育厅组织同行专家对高等学校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评审,提出同行专家评审意见;

(三)教育厅根据同行专家评价(评审)意见对高等学校推荐的候选人进行审定,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正式引进的人员。引进正式签约人员,“十二五”期间,每校至多不超过2人,全省控制在30名左右。正式引进或签约的人员均须报经省政府批准;

(四)高校与受聘者签订聘任合同,聘期五年,规定聘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四、岗位待遇

特聘教授在聘期内享受特聘教授津贴。特聘教授津贴标准为正式引进和正式签约两类,正式引进的为每人每年25万元人民币,正式签约的为每人每年10万元,连续资助5年,同时享受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在聘期内,学校应为特聘教授配备助手,并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其中人文社科类特聘教授的科研配套经费应不少于50万元,其他学科特聘教授的科研配套经费应不少于100万元。

五、管理考核

(一)特聘教授岗位实行聘期目标管理。聘任学校每年对受聘特聘教授岗位的人员按确定的岗位职责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省教育厅备案;

(二)在聘期内,对特聘教授履职情况和学科发展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评估;

(三)加大特聘教授聘期结束后的考核,对于出色完成聘期目标,取得重大成果,考核优秀的特聘教授,学校可给予奖励。

六、材料要求

(一)有关申报表格可到浙江教育网“师资队伍”栏下载。学校人事部门要认真审核所报送的申报材料,确保所申报材料真实、准确;

(二)申报材料一式5份,教育厅于每年的5月底和10月底各受理一次。

七、应聘程序

应聘人员可通过电子邮件或投递纸质稿简历的方式提交应聘材料。如通过电子邮件求职,邮件主题请注明:博士人才网、毕业学校、姓名、应聘岗位,应聘材料以附件形式发送,电子信箱:zhyrsc@、rsc@;纸质稿请递交到浙江海洋学院人事处人才科。

八、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浙江省舟山市临城长峙岛海大南路1号人事处

邮政编码:316022

网址:ww***.cn[点击查看]

联系电话:0580-2550017

传真:0580-2550017

联 系 人:王老师 张老师

浙江海洋学院面向海内外招聘“东海学者”特聘教授

一、招聘学科

招聘学科涵盖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和交通运输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海洋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等。

二、任职要求

(1) 在海外教学科研一线工作,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教授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

(2) 学术造诣高深,在本学科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取得国际公认的重大成就。

(3) 诚实守信、学风严谨、乐于奉献、崇尚科学精神。

(4) 每年在我校工作6个月以上。

三、待遇和支持条件

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和应聘者的基本情况,将为入选者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和优厚的个人待遇,具体面议。

四、应聘程序

应聘人员可通过电子邮件或投递纸质稿简历的方式提交应聘材料。如通过电子邮件求职,邮件主题请注明:博士人才网、毕业学校、姓名、应聘岗位,应聘材料以附件形式发送,电子信箱:zhyrsc@、rsc@;纸质稿请递交到浙江海洋学院人事处人才科。

五、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浙江海洋学院人事处

邮政编码:316022

网址:ww***.cn[点击查看]

联系电话:0580-2550017

传真:0580-2550017

联 系 人:王老师 张老师

好_工_作,上 YingJie Sheng.Com !

本站提醒:如何识别虚假招聘信息?求职必看,切勿受骗上当!

如何写一份简单、直接、高效的求职信?

上一条:[湖北]天门市事业单位从高校2015引进优秀大学毕业生

下一条:[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柯坪县2015年引进中、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