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汉 全职 > 职位详细
说明:

此信息由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武汉]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3招聘


发布时间:2013-03-28
工作地点:武汉
信息来源: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职位类型:全职
职位描述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招收2013年

【文章作者 yy 发布时间 2013-3-28 17:32:22 阅读次数 3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招收2013年博士后研究人员简章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于1955年开始建设,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是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武钢拥有从矿山采掘、炼焦、炼铁、炼钢、轧钢及配套公辅设施等一整套先进的钢铁生产工艺设备,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板材生产基地,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武钢联合重组鄂钢、柳钢、昆钢后,已成为生产规模近400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居世界钢铁行业第四位,2010年,武钢跻身世界500强行列。 2013年,武钢将进一步发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技术创新基地和人才引进平台作用,为实现武钢“一大目标、三个转变、五项理念”(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加快推进“由单纯的生产经营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一业为主向一业特强、适度多元化转变;由内陆发展向沿海、国外发展转变”,着力打造“质量武钢、创新武钢、数字武钢、绿色武钢、幸福武钢”)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现拟根据科研项目需要联合招收一批博士后研究人员到武钢工作。 一、基本条件 1、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的历届毕业生、科研院校研究骨干等,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2岁。 2、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3、能够脱产在本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联系方式 有意者请填写《武钢博士后申请表》(附件1), 并就拟选择的博士后科研项目撰写一个项目开题报告,要求写明项目科研条件、科研思路、预期效果,制作成PPT文档,发到以下邮箱。我们将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及时予以回复。 武钢研究院党委工作部 吕女士 027-86487590 baojunlv@ 熊女士 027-86487622 15007108431@ 三、博士后科研项目及引进计划 详细博士后科研项目及引进计划见附件2。 附件1 武钢博士后申请表一、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照片

民族 籍贯 婚育情况

身份证号 最高学历

所学专业 最高学位

毕业院校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

意项课题

二、教育经历

三、工作经历

四、所获奖励或证书

五、论文论著及其它

附件2

武钢博士后工作站2013年拟开展的研究项目及博士后引进计划表

招聘时间:2013年 1月 至2013年6月

序号 项目名称 课题名称 课题概况 课题目标 应聘博士素质要求

1 高端冷轧专用钢的开发 建筑装饰用超低碳冷轧搪瓷钢夹杂物控制技术研究 开展建筑装饰用搪瓷钢机理研究,并结合现场实际条件,提出成分及工艺优化措施。具体包括: 1、高N、高S及高N S超低碳搪瓷钢夹杂物形成机理;2、研究钢的夹杂物、析出相及组织对搪瓷钢抗鳞爆性能影响的规律;3、搪瓷钢抗鳞爆性能应用研究。 1、第一年达到的目标: (1)高N、高S及高N S搪瓷钢夹杂物形成机理研究; (2)研究钢的夹杂物、析出相及组织对搪瓷钢抗鳞爆性能影响的规律; (3)搪瓷钢抗鳞爆性能应用研究。 2、第二年达到的目标: (1)形成搪瓷钢夹杂物控制技术规范。 1、所学专业:钢铁冶金、铸造。 2、掌握冶金理论知识和连铸实践知识。 3、熟悉掌握金属学及塑性加工、流体力学等基本知识。 4、具有外语、计算机应用、检测分析等技能。

2 高端冷轧专用钢的开发 高强冷轧磁极钢磁感性能与成份及组织影响规律的研究 开展磁极钢机理研究,并结合现场实际条件,提出成分及工艺优化措施。具体包括: 1、磁极钢强化机理研究;2、磁感性能的研究;4、成分、组织与磁感性能规律研究。 1、第一年达到的目标: (1)磁极钢强化机理研究; (2)磁感性能的研究; (3)磁极钢磁感性能与组织及析出相相关性的研究。 2、第二年达到的目标: (1)形成高强磁极钢生产控制技术规范。 1、所学专业:轧钢、金属材料。 2、对控轧控冷技术、钢的强化机理等有深入研究。 3、熟悉掌握金属热处理、金属学及塑性加工等基本知识。 4、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与试验检测技能。

3 汽车用钢先期介入及应用研究 热成形模具设计及工艺技术开发 目前课题组技术人员4人,主要开展热成形工艺技术和武钢自主知识产权热成形设备的研究工作。现有人员尚不具备模具设计基础,急需增加2名技术人员,从事热成形模具设计研究工作。 1、第一年能够至少完成一款简单热成形零件(B柱、门内防撞梁、前后保险杠)的模具设计工作; 2、二年期满达到如下目标: ① 建立全流程的热成形模具CAE设计方法; ② 完成2款及以上热成形零件的可成型性分析和模具设计; ③ 所设计热成形零件实现上车应用,零件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2013年毕业的“211”高校应届毕业生,所学专业为模具设计或金属材料; 2、具备较为扎实的模具设计和金属材料理论基础知识; 3、研究生期间,曾从事汽车用模具设计研究工作; 4、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且成绩在425分以上; 5、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吃苦精神。

4 高端冷轧汽车用钢开发 800MPa汽车用热镀高强钢合金元素选择性氧化机理研究及控制 800MPa高强钢热镀表面质量控制难度大,主要原因是高强钢合金元素在退火时发生选择性氧化,使锌液对钢板表面浸润性变坏,造成镀锌层表面缺陷,影响镀层质量。目前,尚未开展相关机理研究,急需配备相关人员1名,开展系统基础实验和分析,配合产品开发,满足生产需求。 第一年目标: 1、 开展800MPa汽车用高强钢合金元素表面选择性氧化规律研究,分析选择氧化的影响因素,探索化学成分对高强钢热镀锌表面质量的影响,增加高强钢可镀性; 2、 开展高强钢热镀锌板抑制层的机理研究,分析抑制层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改善镀层表面质量。 第二年目标: 1、根据实验室研究结果,开展800MPa高强热镀锌钢工业试制,对产品镀层质量进行评价,并制定高强钢镀层质量标准; 2、优化高强钢热镀锌工业生产工艺,确定关键工艺窗口,稳定产品性能和表面质量。 招聘来自211高校2013年应届轧钢专业和材料专业毕业生(博士)各1 名,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基础,SCI英文期刊发表论文,影响因子≥3.0,有较强的实验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意识,能专注实验室研究。

5 工程机械钢 Ti系高强钢的强韧化机理研究 本项目着眼于武钢热连轧薄板高强结构钢的稳定生产研究与优化。目前,武钢拥有1000MPa级以下高性能结构钢品种,但生产中的稳定性控制未能有效解决,如板形、表面质量、强度波动大及后续加工变形、开裂等。Ti系高强钢的强韧化机理研究更好地开发和推广高性能结构钢,实现公司和下游用户利益的最大化和双赢。 1、 第一年达到的目标 研究强化机理,提出Ti系高强钢适宜的化学成分及控轧控冷工艺。 2、二年期满达到的目标 工业性试制的Ti系高强钢Rp0.2≥700MPa,-20℃KV2≥60J,屈服强度波动控制在80MPa之内。 1、 所学专业,可多个专业; 轧钢或材料加工工程 2、掌握金属材料理论知识和钢铁生产实践知识; 3、具有参加国家级(如国家973或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研究经历; 4、通过国家大学英语6级,具有金相、扫描、透射等试样制备与分析操作技能。

6 海洋工程结构用钢研发及推广应用 厚规格海洋工程用钢中原子偏析(偏聚)行为与性能关系研究 厚度超过60mm结构钢板中溶质原子偏析(偏聚)较为严重,恶化力学性能、焊接性能及耐腐蚀性能,降低钢中偏析程度可提高成材率,经济效益显著。 1、第一年达到的目标: 初步提出工业生产连铸板坯及轧制钢板中偏析(偏聚)行为与钢板性能和质量的关系。 2、二年期满达到的目标: 90mm厚DH36/EH36钢1/2厚度性能达到相关技术要求。 1、所学专业:金属材料; 2、掌握金属学、凝聚态物理、热力学理论知识和炼钢、轧钢实践知识; 3、具有参加钢铁材料项目的研究经历; 4、具有外语、光学显微镜、SEM、TEM等检测分析等技能; 5、北科大、上海交大等排名靠前高校毕业男生。

7 高速重轨开发 高精度型钢(角钢、重轨等)孔型设计及轧制过程数值模拟 针对大型厂工艺及设备情况,设计出型钢(角钢、重轨等)的孔型系统,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其轧制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对轧件应力应变等结果的分析,优化孔型系统及轧制规程,并将孔型系统投入到型钢生产,稳定生产出高精度合格产品。 1、第一年达到的目标:设计出1—2个型钢的孔型系统,模拟其轧制过程,并对孔型系统进行优化。 2、两年期满达到的目标:将设计的孔型系统用于实践,稳定生产出合格的型钢产品。 1、所学专业:材料加工工程;也可多个专业。 2、掌握孔型设计理论和实践知识。 3、熟练应用相关数值模拟软件。 4、具有外语、计算机应用、检测分析等技能。

8 精品线材产品开发 高洁净度大方坯冶金工艺技术研究 夹杂物指标是影响弹簧疲劳寿命探伤合格率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对夹杂物塑性化或纯净化尚存分歧,通过对精炼、连铸工艺研究,明确弹簧钢夹杂物控制技术,满足高级弹簧钢生产需求。针对280mm×320mm~320mm×480mm大方坯生产中存在的夹杂物问题,开展洁净度控制技术研究。 1、第一年达到的目标:完成弹簧钢中夹杂物控制机理的研究,形成大方坯产生质量冶金工艺的对应关系研究报告。 2、两年期满达到的目标:制定炉外精炼与大方坯连铸最佳工艺,使钢中夹杂物满足高级别弹簧钢的使用要求。 1、所学专业:冶金工程。 2、掌握夹杂物控制和金属材料的理论知识和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的实践知识。 3、熟练应用相关数值模拟软件。 4、具有外语、计算机应用、检测分析等技能。

9 钢铁产品焊接技术研究 高强汽车板电阻焊工艺及性能研究 高强汽车板在汽车应用中日益增多,新的设备如中频焊也在逐步引入,必须开展高强汽车板电阻点焊工艺及性能研究,同时点焊仿真技术也是目前重要的领域。研究院目前无中频焊设备,也没开展点焊仿真研究。 汽车板种类多,焊接研究任务重,而应用所焊接组目前只有一人重点从事汽车薄板焊接研究,远不能满足需求。 1、第一年,针对800~1000MPa级钢,得到合适的工频点焊工艺。 2、二年满,得到合适的中频点焊工艺,及工频焊、中频焊焊点组织性能差异。 1、材料加工、汽车工艺专业; 2、具有汽车板焊接研究的背景; 3、至少发表过两篇相关论文,精通英语。 4、具有焊接仿真实践者优先。

10 钢铁产品焊接技术研究 超高强结构钢焊接性研究 超高强钢的焊接面临许多需要突破的难题,如抗裂性能理论评估及试验分析,配套焊材,焊接热处理与性能关系等。 而应用所焊接组目前只有一名工程师重点从事高强钢的焊接试验研究。高强钢种类多,用户使用个性化需求多样。目前应用所焊接组的相关研究力量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缺乏,难以满足需求。 1、 第一年,得到1000~1200MPa级钢抗裂性评估方法。 2、二年满,研制出小批量配套焊材。 1、材料加工专业; 2、具有气保焊试验研究的背景; 3、至少发表过两篇相关论文,英语良好。

11 钢材产品腐蚀与防护应用技术研究 南海海洋腐蚀环境结构物腐蚀适应性研究 公司需求分析:武钢海洋工程用钢在国内外的推广应用。 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目前困扰南海开发金属典型构件安全服役的载荷损伤和腐蚀失效问题,解决南海腐蚀环境工程结构用钢典型构件寿命预测问题。 1、第一年达到的目标 ①研制模拟南海腐蚀环境腐蚀试验装置,建立耐腐蚀性能的实验室规范; ②完成模拟海水环境下温度和NaCl浓度对海洋工程用钢腐蚀影响的分析总结报告。 2、二年期满达到的目标 ①完成模拟海水腐蚀环境下典型钢构件焊接接头的腐蚀分析总结报告; ②完成模拟海水腐蚀环境下典型钢构件寿命预测的分析总结报告。 1、金属腐蚀与防护、海洋腐蚀与防护、应用化学、电化学或相近专业; 2、掌握腐蚀理论知识和防护实践知识; 3、具有参加腐蚀与防护项目的研究经历; 4、具有外语、计算机应用、检测分析等技能。

12 高炉过程控制 数据挖掘技术在高炉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高炉过程极其复杂,但高炉控制过程中可以获取大量的反映高炉局部状态的信息,如何从这些信息中得到高炉运行的实际规律一直是一个有挑战的课题,需要加大研究的力度。 1、第一年达到的目标: (1).对布料形状的变化特征进行数据挖掘,找到高炉布料的分布规律。 (2).针对影响布料的各种因素进行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找到影响高炉布料调剂的主要特征。 2、第二年期满达到的目标: (1).对在第一年内形成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形成高炉上下部调剂的控制策略,并将相关结论用于高炉布料过程优化。 (2).形成高水平研究报告。 1、所学专业,具备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计算数学、高炉冶炼的基础知识。 2、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 3、最好具有高炉过程数学模型开发的经历; 4、具备良好的英文水平。

13 连铸工艺过程控制 连铸坯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的改进 对连铸坯表面裂纹和铸坯组织非均匀化的机理进行研究,并结合现场实际条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或改进措施。具体包括:1、铸坯凝固过程和凝固组织预测的数值模拟计算;2、针对品种钢连铸的精炼钢水洁净度要求;3、针对不同品种的铸坯表面和内部缺陷的形成机理、预防措施及现场工艺优化研究。 1、第一年:对机理进行研究 2、第二年:结合现场工艺,提出改进措施并加以实施。 1、学钢铁冶金、铸造专业; 2、掌握冶金理论知识和连铸实践知识; 3、具有参加国家或大型企业项目的研究经历; 4、具有外语、计算机应用、检测分析等技能。

14 电磁技术在炼钢领域的应用研究 电磁细晶技术的应用研究 对电磁在高碳钢冶炼和方坯连铸上的应用技术进行研究,结合现场工艺及质量需求,提出针对性的工艺改进或优化方案,或者设计出新的现场可以应用的工艺设备,以改善钢质。 1 第一年,在现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机理分析 2 第二年,结合现场实际条件,提出电磁冶金的的改进意见或设计出新的可用设备,并进行生产实施或试验。 1、学习钢铁冶金、铸造、物理专业; 2、掌握冶金理论知识和连铸实践知识; 3、具有参加国家或大型企业项目的研究经历; 4、具有外语、计算机应用、检测分析等技能。

15 冷轧连续退火炉关健技术开发 连续退火炉炉内传热过程数值模拟与仿真 现代的大型连续退火炉带钢运行速度变化频繁,产品品种繁多,对产品品质和成材率要求高,采用精确的温度模型控制系统格外重要。退火炉是一个大惯性,纯滞后和分布参数的非线性系统,需要建立合理的控制策略,实现动态变规格时的平稳过渡控制。 1、第一年达到的目标: 建立二冷连续退火炉炉内传热过程数学模型及仿真系统。 2、第二年期满达到的目标: (1).利用仿真系统优化典型钢种生产工艺。 (2).利用仿真系统辅助退火炉优化设计。 1、所学专业,具备热能工程、计算机应用、计算数学、自动控制的基础知识。 2、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 3、最好具有连续退火炉过程数学模型开发的经历。 4、具备良好的英文水平。

16 低热值煤气的高效利用 有限空间燃烧过程数值模拟与仿真 基于研究院装备先进的热态试验场以及多年轧钢加热炉热工诊断、燃烧控制、工艺优化等经验的沉淀,通过对轧钢生产过程燃烧供热系统进行数值模拟与仿真,达到改进已有生产装置,优化实际生产工艺,改善钢坯加热质量,降低能源消耗与推进我国低热值煤气燃烧技术进步的目的。 1、第一年达到的目标: 建立低热值多组份加热炉烧嘴炉内燃烧过程数学模型及仿真系统。 2、第二年期满达到的目标: (1).利用仿真系统优化燃烧装置设计。 (2).利用仿真系统优化现场生产工艺控制。 1、所学专业,具备热能工程、计算机应用、计算数学、自动控制的基础知识。 2、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 3、具有轧钢加热炉炉内燃烧过程数学模型开发的经历。 4、具备良好的英文水平。

17 轧辊表面处理新技术 轧辊表面激光毛化和强化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随着汽车、家电等产业的发展,对冷轧薄板的表面质量提出了更高的品质要求。而实质上,钢板的表面形貌是轧辊表面形貌的衰减性拷贝,因此轧辊表面毛化技术应运而生,激光毛化就是其中比较前沿的技术。此外,如何使轧辊具有优良的抗拉、抗冲、抗撕裂和热裂纹的同时,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也是目前关注的重点。在此背景下,研究院中试工厂已经引进一套轧辊表面激光毛化和强化机组,为及时、高效利用该机组,必须配套开展轧辊表面激光合金化毛化和强化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1、第一年达到的目标: (1)研究分析激光强化机理,并得到激光强化工艺与轧辊的组织、耐磨性间的影响关系。 (2)获得激光毛化工艺参数对轧辊表面形貌(坑型、分布等)的影响规律。 2、二年期满达到的目标: (1)形成1~2种材质轧辊的表面毛化、强化工艺技术规程。 1、对激光毛化和强化处理有较深的研究,并对轧辊行业有一定了解,能研究、开发激光合金化处理轧辊材料与技术。 2、具备金属材料学、激光器、激光毛化和强化工艺学基础,并对金属材料成型及热处理有很好掌握。 3、具有较高团队精神及实验检测技能。 4、具备良好的英文水平。

18 热轧过程的物理与数值模拟技术 热轧工艺全流程模拟与评价系统 应用数值模拟、人工智能和物理数学模型结合的技术,对轧制过程的基础模型、组织模型、性能模型、氧化铁皮演变模型进行构建。基于理论和实验研究先建立实验室模型系统,并根据实测数据进行优化,同时建立热轧和冷却参数对热轧板形、应力分布、氧化铁皮、组织性能影响的综合评价系统。用于离线的工艺评价和指导,然后运用于现场实际模型的优化或更新。 1、第一年达到的目标: (1)开发2种以上典型微合金钢的组织性能关系模型。 (2)实现基于物理冶金与有限元的热轧过程耦合模拟。 2、二年期满达到的目标: (1)实现热轧全流程模拟与评价系统的开发。 (2)形成高水平的研究报告 1、熟悉掌握金属学及塑性加工基本知识。 2、具备有限元知识,具有在大型商业软件的基础上进行软件二次开发的能力与经验。 3、对轧制过程数学模型、组织演变模型等有深入研究,并具备编程与软件开发能力。 4、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19 新一代TMCP技术研究与应用 超快冷技术研究与应用 控轧控冷可以达到调质处理的效果,达到“以水代金”的目的。目前中试工厂已开发了快速冷却设备,二热轧也预计在2013年进行快冷设备改造。如何利用现有试验设备进行相关机理研究和技术开发,并构建快冷过程的数学模型,为二热轧的快冷改造做好技术储备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第一年达到的目标: (1)完成2个以上碳锰钢的强度升级以及1~2个高强钢的合金减量化试验研究。 )2)构建快冷过程的数学模型。 2、二年期满达到的目标: (1)完成上述试验钢种的上线试制并取得预期效果。 (2)优化现场的快冷数学模型。 1、熟悉掌握金属学及塑性加工、流体力学等基本知识。 2、对控轧控冷技术、钢的强化机理等有深入研究。 3、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与试验检测技能。

20 冶金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与开发 低导热高强度隔热材料研究 通过研究不同隔热材料的传热过程,分析隔热材料组成对强度、导热系数、粉化率的影响规律,并研制出能够在钢包、铁水包内衬使用的隔热材料,该材料高温稳定性能良好,与原有隔热材料比较,能够减少隔热层厚度,具有原来材料的安全性能,节能效果明显。 1、第一年达到的目标:轻质粘土、高铝砖密度小于1.0g/cm3,抗压强度大于15MPa,荷重软化温度大于1350度。 2、二年期满达到的目标:轻质粘土、高铝砖、镁砖、镁尖晶石砖密度小于1.2g/cm3,抗压强度大于15MPa,荷重软化温度大于1400度。 1、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 2、熟悉钢铁冶金工艺以及耐火材料生产技术; 3、具有参加隔热材料的研究经历或相关技术的研究经历; 4、具有外语、计算机应用、检测分析等技能; 5、性格开朗,能吃苦吃亏、现场适应能力强。

21 资源循环与节能环保技术研究 藻类及微生物净化技术的研究 钢铁企业产生的“三废”对环境中的大气、水体、土壤产生严重污染,开展利用水产如藻类及微生物等来净化环境污染物并对生态进行修复,作为治理大面积污染区域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1、筛选三种生态效益好和经济效益高的目标植物,用不同工艺废水配制适合目标植物的营养液; 2、并提交生物质转化为生物质能技术方案,每吨植物废水消耗率达到平均0.5吨。 1、水生生态、微生物及相关专业; 2、系统掌握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全面了解藻类及微生物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代谢调控机制及群落形成行为; 3、系统掌握藻类及环境微生物生理生态研究及处理技术、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微生物资源与生物能源相关理论知识; 4、具有外语、计算机应用、检测分析等技能。

22 资源循环与节能环保技术研究 烧结烟气硫硝高效吸收技术研究 武钢现有烧结烟气脱硫装置,但存在腐蚀严重、脱硫效率不高、副产物产量大后续难处理的问题,且现暂未上脱硝装置,目前脱硫脱硝一体化的技术还不够成熟,继续开发烧结烟气高效硫硝吸收技术。 1、选择合适的脱硫脱硝脱碳一体化工艺,摸索合适的工艺参数,使烧结烟气中SO2去除率达80%以上,NOx去除率达60%以上; 2、完成烧结烟气氨法脱硫脱硝脱碳一体化技术及最佳工艺参数,烧结烟气中SO2去除率达90%以上,NOx去除率达70%以上,并提交工业化应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1、化工工程、环境工程(大气方向)等相关专业; 2、系统掌握气液吸收传质理论,催化原理等,了解武钢环保现状; 3、试验操作及现场适应能力强; 4、具有外语、计算机应用、检测分析等技能。

23 冶金煤焦技术研究与开发 焦炭质量预测软件的建立 配煤炼焦仿真模拟技术是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在炼焦领域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炼焦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配煤工作要避免人为误差,提高配煤精确度和提高焦炭质量,需要建立适合武钢煤源状况的配煤专家系统。配煤专家系统应利用前馈和反馈系统,根据来煤性质的变化及时调整配煤成分,保证需要的焦炭质量。建立焦炭质量预测软件是实现配煤专家系统的基础。 1、第一年达到的目标:建立适合武钢煤源状况的配煤专家系统; 2、二年期满达到的目标:优化完善配煤专家系统并生产应用。 1、煤化工或钢铁冶炼相关专业; 2、掌握配煤炼焦或钢铁冶炼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知识; 3、具有参加计算机仿真技术项目的研究经历; 4、具有外语、计算机应用、检测分析等技能; 5、有较强的领悟能力、沟通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适应能力强。

24 冶金煤焦技术研究与开发 合理冶炼强度下不同容积高炉焦炭质量指标和配煤结构研究 不同的高炉容积和不同的冶炼强度对焦炭质量的需求不同,在有限的资源和成本条件下生产不同质量的焦炭来满足不同容积高炉的需求有利于实现炼铁成本最低。项目拟通过中等冶炼强度下不同容积高炉所使用焦炭质量指标与高炉炉况关键参数的相关关系和焦炭质量与配煤成本和铁前综合成本的关系研究,提出中等冶炼强度下武钢不同容积高炉的经济性焦炭质量指标。 1、第一年达到的目标:提出针对武钢3000 m3容积高炉经济性焦炭质量指标和配煤结构。 2、二年期满达到的目标:提出针对武钢不同容积高炉经济性焦炭质量指标的配煤结构。 1、钢铁冶炼相关专业; 2、掌握钢铁冶炼理论和相关实践知识; 3、具有参加高炉冶炼相关工艺项目的研究经历: 4、具有外语、计算机应用、检测分析等技能; 5、有较强的领悟能力、沟通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适应能力强。

25 冶炼设备技术研究 高炉INBA系统改进研究 武钢5#高炉采用的是热INBA系统,1#、6#、7#、8#高炉采用的是冷INBA系统,是引进的国外PW公司设备,投产一段时间后,运行效果下降较大,进行高炉系统研究,提高设备运行水平。 1、第一年达到的目标:铁渣比》320kg/t,作业率》98%。 2、二年期满达到的目标:系统补水量低于设计值。 1、所学专业:冶金设备 2、掌握冶炼设备、炼铁工艺、 水处理理论知识和冶炼实践知识;3、具有参加冶炼设备项目的研究经历; 4、具有外语、计算机应用、检测分析等技能。

26 轧钢设备技术研究 提高冷轧镀锌板表面质量关键设备技术研究之一——合金化炉功能开发 二冷轧三条热镀锌机组从国外引进的合金化炉加热能力不足,温度分布不均匀,一直无法正常使用。冷轧厂对研究院有需求,希望通过研究提出改进方案使其恢复功能,能够投入使用,提高合金化镀锌板质量。 1、第一年达到的目标:分析合金化炉内气场、温度场,对其使用现状进行评估。 2、二年期满达到的目标,提出改进方案,力争通过实施使合金化炉温度提升至520℃且均匀,满足高质量合金化汽车板生产要求。 1、所学专业,可多个专业; 2、掌握工业炉理论知识和建模实践知识; 3、具有参加技改项目的研究经历; 4、具有外语、计算机应用、检测分析等技能。

27 基础研究 相变与变形耦合理论和控制技术研究 近些年,以新发展的中温转变组织超细化技术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在对HSLA钢的研究中形成了现有的TMCP、RPC等成功的技术。未来要解决诸如超宽超厚等新钢种的强韧化难题,在一些钢种上实现强度翻番、寿命翻番,需要综合运用相变原理、金属塑性变形与轧制理论、微米级晶粒细化技术(包括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循环形变热处理、磁场或电场处理等技术)等进行大量有针对性的相关基础研究,为最终形成可控的工业生产方案作铺垫。 1、第一年:以某一钢种为对象,设计并完成相应的冶炼、形变轧制、热处理、性能测试及组织观察等实验工作; 2、第二年:完善工艺设计方案和技术参数设置,实现该钢种强度(或寿命)指标提高15%以上,并从理论上作出相应阐述。 1、熟悉钢铁生产流程,有固体物理、金属物理或金属材料专业背景; 2、具有钢铁新材料相变或加工工艺等有关的研究经历,有扎实的相关理论功底; 3、沟通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动手实验能力、总结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 4、具有相应的外语、计算机应用、检测分析技能。

28 基础研究 表面分析技术在涂镀层板材中的应用研究 俄歇电子能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表面分析技术用于分析试样表面的化学成份,可以分析除氢氦以外的所有元素,现已发展成为表面元素定性、半定量分析、元素深度分布分析和微区分析的主要手段。表面分析技术对涂镀层板材的表面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进行研究,以及对表面元素化学价态的研究,先进的钢铁材料院所近几年已利用这些研究手段在镀锌板、镀锡板、硅钢涂层等领域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本院在这些方面尚属空白。 1、第一年:以武钢涂镀层产品(如镀锌板、镀锡板、硅钢等)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研发、应用及质量控制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运用现代表面分析技术开展相关表面(界面)分析和组织结构表征研究; 2、第二年:总结各种表面(界面)分析技术优缺点,归纳研究结果,解决所研究产品的表面质量问题。 1、熟悉钢铁新材料主流研发方向,有固体物理、金属物理或金属材料、物理化学专业背景; 2、具有新材料组织结构等有关的研究经历,熟悉俄歇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聚焦离子束等物理分析测试原理和技术; 3、沟通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 4、具有相应的外语、计算机应用、检测分析技能。

29 钢铁新产品及其制造技术研究 钢铁前沿产品研究开发状况及其前景。 通过研究钢铁行业及其下游产业的发展态势,总结出钢铁行业的主要新产品及其制造技术以及产业延伸服务应用技术,并按产品和技术大类系统地提出企业有条件开展的主要研究项目,指出开展这些研究领域和项目的最佳途径以及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从而促进企业提高品种质量。 1、第一年完成对研究开发状况的调查; 2、第二年完成对应用状况包括相关企业开发情况的调查。 1、专业要求钢铁冶金、金属材料; 2、熟悉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和钢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3、对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及相关技术领域有全面系统的认识;4、有产品开发或技术跟踪分析方面的相关研究经历。

30 钢铁新产品及其制造技术研究 最新冶金及相关制造技术的突破及应用状况。 通过研究钢铁行业及其下游产业的发展态势,总结出钢铁行业的主要新产品及其制造技术以及产业延伸服务应用技术,并按产品和技术大类系统地提出企业有条件开展的主要研究项目,指出开展这些研究领域和项目的最佳途径以及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从而促进企业提高品种质量。 1、第一年完成对研究开发状况的调查; 2、第二年完成对应用状况包括相关企业开发情况的调查。 1、专业要求钢铁冶金、金属材料; 2、熟悉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和钢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3、对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及相关技术领域有全面系统的认识; 4、有产品开发或技术跟踪分析方面的相关研究经历。

本信息分专业需求人数: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需求人数

本站提醒:如何识别虚假招聘信息?求职必看,切勿受骗上当!

如何写一份简单、直接、高效的求职信?

上一条:[武汉]湖北地矿建设工程承包集团有限公司2013招聘

下一条:[武汉]武汉美斯坦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3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