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信息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陕西]陕西理工学院2012年博士招聘启事
发布时间:2011-12-16
工作地点:其它
信息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职位类型:全职
职位描述
陕西理工学院2012年博士招聘启事
发布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1-12-13 14:13:18]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浏览:[
]
陕西理工学院2012年博士招聘启事
一、招聘对象
1.2011年秋季毕业的博士研究生
2.2012-2013年毕业的博士研究生
二、招聘条件
1.专业及研究方向须符合我校人才引进计划要求。
2.身心健康。
三、招聘待遇
1.人才引进费5 25万元,按科研任务完成情况和服务时间分3次支付,服务期为八年。
(1)紧缺专业博士人才引进费20-25万元,次紧缺专业15-20万元,一般专业5-15万元。根据学校专业需要和个人实际情况具体协商。
(2)紧缺专业或夫妻双博士,由学校提供房源,按学校相关政策购买。其他博士由学校提供过渡住房一间。
2.校内享受副教授各项待遇(包括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满3年仍未晋升副教授职务的自行终止)。
3.科研项目资助费:理工科5万元,文科4万元。
4. 配偶工作问题。配偶是硕士研究生的,按照陕西省有关政策和程序协助解决调入或毕业接收;其他人员校内安排非事业编制岗位工作,并按规定购买社会保险。
5.配备笔记本电脑一台(约8500元)。
6.晋升副教授时,同等条件下优先。
7.来校考察报销往返路费(火车硬座或硬卧,汽车票)。
8.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待遇面议。
9.学校积极推荐博士参评 陕西省百人计划 项目,并按省上资助经费标准进行等额配套。
四、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朝阳路陕西理工学院人事处
邮编:723000
联系人:辜天琪(18049161898)、周妮娜(QQ: 1046471291)
联系电话:0916-2641797
电子邮件:slgszk@rscszk@
陕西理工学院2012年博士招聘计划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方向 人数 备注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
2 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 2
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制冷及低温工程 1
4 机械工程 2
5 建筑学 1
6 土木工程 2
7 食品科学与工程 2 男
8 英语 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2
9 测控技术与仪器 1
10 工程力学(机械制造) 1
11 工业设计 2
12 热能与动力 2
13 网络工程 1
1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图书情报和信息 1
15 材料成型及控制 焊接方向 1
16 高分子材料 2
17 电子信息工程 电路与系统 3
18 控制科学与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2
19 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 2
20 化工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 1
21 化学专业、应用化学 分析化学 1
22 化学专业、应用化学 无机化学 1
23 化学专业、应用化学 有机化学 1
24 生物工程(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科) 生化工程 1 男,工科背景,211院校
25 微生物学 发酵工程 1
26 微生物学 微生物代谢 1
27 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安全评价 1 有扎实的毒理学基础,男
28 植物学 药用植物学 1
29 概率统计 应用统计 2
30 数学与应用数学 应用数学 2
31 智能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 2
32 物理学 光学 2
33 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 1
34 日语 日语语言文学 2
35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东方文学、比较文学 2
36 汉语言文字学 古代汉语 1
37 计算机技术应用 硬件方向、三维动画 1
38 文艺学 文艺理论 2
39 应用语言学 对外汉语 1
40 中国现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 1
41 教育技术学 1
42 心理健康教育 1
43 应用心理学 1
44 汉语言文学 汉水流域文学研究 1
45 历史学 汉水流域历史文化研究 1
46 区域经济学 汉水流域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1
47 法学 经济法 2
48 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2
49 人力资源管理 2
50 思想政治教育 公共课 3
51 工商管理 管理学 1
52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1
53 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 1
54 旅游管理 旅游规划 1
55 中国古代史 秦汉史、三国文化 1
56 财务会计 国际财会 1
57 财务会计 金融学 1
58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技术 2
59 市场营销 网络营销 1
注:此表中未涉及的专业,欢迎与我们联系。
陕西理工学院简介
陕西理工学院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汉中市,是一所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多科性高等学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先后经历了汉中师范专科学校、汉中大学、陕西师大汉中分校、陕西工学院与汉中师范学院等不同发展阶段。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原汉中师范学院与原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
学校建有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742亩,建筑总面积60万平方米。现设有16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实训中心。设有61个本科专业,拥有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机械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学校现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拥有9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653万元。学校馆藏图书178.69万册,中外文期刊8089种。
学校现有教职工1574名,其中专任教师1101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392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陕西省百人计划、陕西省三五人才等30余人。全校共有各类在校学生2.52万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1万人。
学校现在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名牌专业、10门省级精品课程、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8年,学校被教育部评定为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建校50余年来,学校累计为国家培养了近10万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其中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所在行业、部门或地区的业务骨干、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管理人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始终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坚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蓬勃发展,建成了覆盖八个学科门类的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在学科建设中,学校不断凝炼学科方向、整合学科队伍、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交叉融合,逐渐形成了以汉水文化研究为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以秦巴山区自然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为特色的理学学科、以工业应用技术研究为特色的工学学科三大特色学科方向,建成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和工程技术中心。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科研项目、研究经费以及科研获奖数量逐年大幅度增加。在工业自动化、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材料加工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太阳能制冷及蓄能技术、内锥面智能钻头刃磨机研制、生物柴油制备技术、虎杖中提取白藜芦醇、仿生态西洋参保鲜技术、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研制等成果实现转化并产生了较大影响。近5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省级以上项目863项,发表学术论文7475篇,其中被SCI等四大权威期刊收录或索引437篇,出版著作和教材245部。《陕西理工学院学报》为全国优秀期刊,自然科学版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校历来重视国际文化交流。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20余 所高校建立并保持合作与交流关系,常年聘请外籍专家及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任教、讲学,促进了了学校的学术交流与对外融合。
十二五之初,学校召开了首届党代会,明确了十二五和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当前,学校正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深入实施学科建设工程、教学质量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校园建设工程、党建工程与和谐校园建设工程,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全面开展创建特色鲜明的省内外知名大学工作,努力实现学校建设和事业发展的新突破。
全文搜索
更多西电信息,请访问西电导航
如何写一份简单、直接、高效的求职信?-10倍提供求职命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