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信息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全国]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2011招聘
发布时间:2011-05-04
工作地点:其它
信息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职位类型:全职
职位描述
公司性质
经济类型
上级主管
公司简介
高能所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是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支持下,于2003年正式成立的我国第一个以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为研究方向的专业实验室。也是国际上纳米安全性研究领域最具影响的代表性实验室之一。
实验室以纳米物质的生物效应这个新的科学问题为核心, 以健康安全的国家需求为导向,针对纳米结构以及纳米尺寸物质与生命过程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新效应,新现象,新规律,开展纳米材料与毒理学、生物学和医学交叉研究。促进化学物理、生物医学与纳米科学和大科学平台的交叉。发展新的学科生长点。在前沿科技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获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培养和凝聚创新性人才,构建高水平实验技术和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实验室2001年筹建,2003年正式成立,2005年获基金委重大项目支持,2006年获科技部“纳米安全性”973项目支持,2007年实验室负责人在美国出版了纳米毒理学领域的世界上第一本英文专著《Nanotoxicology》;2003-2008年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先后在相关领域的世界顶尖刊物发表SCI论文205篇,其中,影响因子IF≥10.0的论文18篇;影响因子IF≥6.0的论文48篇;影响因子IF≥4.0的论文86篇;申请或获得国际国内专利27项。在美国出版学术专著2部。此外,在国内发表论文60余篇。2008年12月实验室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研究室现有研究员13人(百人计划9人,杰青2人),副研究员9人,助理研究员9人,高级工程师与高级实验师6人,工程师与实验师和实验师2人,秘书2人,博士后6人,中科院研究生52人,联合培养(其他大学的)研究生18人。
五年来实验室负责和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2项。包括973项目2项;973课题和973预研项目14项;863课题2项;基金委重大项目3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项;百人计划项目8项;大型仪器改造项目2项;面上项目12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1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2项。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项目2项,欧盟框架协议等国际合作项目4项,横向协作项目1项。
目前实验室面积有3000余平方的专用面积,4748.29万元专用设备(单价大于20万元的实验设备)。此外,实验室依托于两个国家级的大型研究平台:(1)国家纳米中心的纳米检测公共平台 (2)高能所的同步辐射装置公共平台。
岗位属性:科研
岗位数:2名
岗位职责:
1.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纳米颗粒与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以及相互作用能的计算。
2.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单分子生物实验中的物理机制。
岗位要求:
1、博士毕业,年龄35岁以下;
2、专业背景:理论和计算化学,有从事生物体系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的经验。具有药物设计研究背景的优先考虑。
3、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
4、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5、待遇按高能所有关规定执行。
应聘者须提供以下材料:
1、 个人简历(包括学习教育经历、社会实践经历、已发表的论文清单,3-5篇代表性论文复印件);
2、 2-3个推荐人姓名和联系方式;
3、 能够证明本人能力、水平的文件和材料(如成绩单、发表文章、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联系方式请登录ww***.cn[点击查看]中科招聘专区ww***.cn[点击查看]获取。
遥感所973科研团队博士后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遥感所)1979年成立,是我国遥感科学与综合应用技术国家级、开放型研究机构。在遥感界著名的陈述彭院士、杨世仁研究员、童庆禧院士、徐冠华院士、郭华东研究员、李小文院士历界所长的带领下,中科院遥感所成功组织了著名的中国遥感工程三大战役--腾冲航空遥感试验、津渤环境遥感试验、二滩水能开发遥感试验;“六五”至“九五”连续四个五年计划主持国家遥感科技攻关项目;建立了中国最完善的高空机载遥感系统;主持了中国第一个遥感重点基金“地表双向反射特性”、第一个遥感重大基金“遥感信息传输机理”、第一个遥感攀登计划“地表能量交换的遥感定量研究”;…。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新的历史阶段,由顾行发所长领导的管理团队以全新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中科院遥感所适应新形势的战略定位:以遥感科学与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天空地一体化遥感系统论证、综合国情遥感监测与预警系统为支撑,以遥感科学与试验、遥感技术前沿与信息挖掘、遥感综合应用技术、遥感信息工程为主要科研方向,通过完善遥感科学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和实施人才战略,引领我国遥感科技发展,成为国际上有重要前沿科技创新能力的遥感科学技术国立研究机构;通过遥感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集成、新型遥感前沿技术与遥感系统综合论证、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构建遥感应用工程化、产业化促进平台和技术培训基地;为国家安全、资源开发、防灾减灾、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国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提供遥感应用技术支撑,为地方政府、重大工程、企业和公众用户提供空间信息服务
因973科研工作需要,遥感所973首席科学家顾行发研究团队面向国内、外招聘博士后,申请人面试后一经录取,享受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规定的博士后工资待遇,在站工作时间为2年。具体情况如下:
一、研究方向、招聘人数及合作导师
研究方向:
1.大气气溶胶遥感反演算法研究;
2.高性能地学计算研究
3.海量遥感数据整理与分析
招聘人数:3-4名;
合作导师:顾行发研究员
二、申请方式
请应聘人员提交以下材料电子版:
1、个人简历(包括学习/工作经历、毕业时间、研究工作等);
2、博士学位论文详细摘要;
3、代表性研究成果和发表的论文目录。
本信息长期有效,请递交个人简历至联系人信箱。
联系方式请登录中科招聘网ww***.cn[点击查看]中的中科院招聘专区ww***.cn[点击查看]获取。
遗传发育所左建儒课题组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遗传发育所)成立于2001年,由原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原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及原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整合而成。现有职工539人,其中科技人员40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含兼职2人),研究员51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 8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6人,院"百人计划"与国外杰出青年引进人才24人,具博士学位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40人。设有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博士生导师49人,硕士生导师18人,在读博士生273人,硕士生176人,在站博士后16人。
遗传发育所以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重点开展生物技术育种与品种分子设计、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基因表达与调控、发育的分子基础、人类遗传多样性、转基因生物安全性和农田节水理论与节水技术创新等研究,建立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动植物品种设计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新种质资源和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
研究所下设4个研究中心(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发育生物学中心、人类与动物遗传学研究中心和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和2个支撑系统(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和实验动物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左建儒课题组现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名。
一、招聘条件
1. 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有事业心与责任感,工作认真勤奋,吃苦耐劳,具有协调能力并富于团队精神;
2. 已获得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或农学专业博士学位(或将于2011年7月前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3. 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研究课题;
4. 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能力,能够熟练阅读英文专业文献;
5. 具有水稻遗传学研究背景的申请人将优先考虑。
二、岗位职责
1. 从事水稻分子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课题;
2. 独立承担相关课题,并协助课题组长进行课题与实验室管理。
三、应聘材料的投递
联系方式请登录ww***.cn[点击查看]中科招聘专区ww***.cn[点击查看]获取。
四、应聘答辩
研究所按招聘条件和岗位职责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于2011年5月30日前通知初审合格者前来面试。初审未通过者,恕不另行通知。
五、待遇
研究所将按职称相关管理办法和申请者的研究基础与工作业绩,确定被聘任人员的职称等级(最高职称为副研究员),工资及福利等相关待遇均按照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规定执行。工作突出者待遇从优。
公司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 真
E-mail
公司网址
如何写一份简单、直接、高效的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