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信息由中国教育在线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中国教育在线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度招聘信息
发布时间:2010-08-11
工作地点:上海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职位类型:全职
职位描述
学校简介
华东政法大学(原"华东政法学院")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1952年6月,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原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合并组建成立华东政法学院。其后由于种种原因,学校于1958年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1963年再次筹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正式撤销。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第二次复校。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学校原为司法部直属院校,现为上海市管理的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杜志淳教授,校长何勤华教授。
学校现有长宁、松江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300余亩;各类在校生近20000人,教职工1400余人。学校设有 15个学院(部),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有10个博士点、20个硕士点、22个本科专业以及法学博士后流动站;法律史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经济法学、刑法学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院为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际法律与比较法研究中心为上海市高校高水平特色研究项目;2002年、 2008年两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均为优秀,法律史学科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制史、经济法学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法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法学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开放型国际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教育部建设项目,刑法学本科教学团队为市级教学团队,国际经济法学等13 门课程为市级精品课程,侦查学、知识产权为上海市特色专业建设点,法学、政治学、侦查学、知识产权为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项目。
学校出版有《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犯罪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等法学类核心期刊,设有国际法律与比较法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综合治理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等 80 余个科研机构,先后与国(境)内外 60 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图书馆藏书 160 余万册,中外文报刊 1500 多种。
学校是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上海市文明单位,松江校区是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园区。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学校已经成为一所以法学学科为主,兼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等学科的办学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被誉为"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站在新的起点,学校将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为先,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遵循"笃行致知,明德崇法"的校训,发扬"逆境中崛起,忧患中奋进,辉煌中卓越"的精神,以教学为中心、人才培养为根本、学科建设为龙头、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逐步建成以法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式、开放性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的多科性特色大学,为高等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兼职对外汉语教师招聘启事
为加强留学生汉语教育水平,我院拟招聘若干优秀兼职对外汉语教师若干,从事留学生汉语教学工作。
一、 招聘要求:
1、专业:语言、文学、对外汉语等相关专业。
2、学历:硕士及以上。
二、 聘用条件:
1、热爱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有责任心。
2、工作态度认真、教学效果良好。
3、普通话水平:二级甲等以上。
4、有教师资格证书及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者优先。
三、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或下午。
四、 简历提交方式与截止日期:
1、简历邮寄至上海万航渡路1575号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邮编200042)收,请在封面注明"应聘兼职教师"。或E-mail:ecupliec@ 。谢绝来电来访。
2、 本岗位长期招聘。最近一期招聘时间至2010年8月25日。
学校地址:万航渡路1575号,近中山公园。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高校特聘教授 (东方学者)招聘启事
根据《上海高校特聘教授 (东方学者) 岗位计划实施意见(试行)》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
一、招聘岗位
1.经济法学
2.国际法学
二、特聘教授申请对象、条件和待遇
(一)申请人员必须符合以下具体条件:
1.须具有博士学位,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特别突出和紧缺的人才,可适当放宽学历学位要求。
2.国外应聘者或海外留学归国者一般应担任国外高水平大学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以上职位(含助理教授)或其他相应职位。
3.国内应聘者(在本市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流动的人员不列入本计划资助范围),须为具有正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并在近5年内到国外高水平高校、科研机构连续工作学习2年以上(含2年)的访问学者或进修人员;或者为到海外知名跨国公司、企业连续从事专业技术或管理且连续工作3年以上(含3年)的海外回国人员,已经落户或愿意落户上海的予以优先考虑。
4.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类申请者须45周岁以下(以申请当年1月1日计算),特别突出和紧缺的人才,可适当放宽年龄要求。
5.申请特聘教授须保证3年聘期内每年在我校全职工作。
(二)岗位待遇
1.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入选者聘期3年。特聘教授每岗位资助经费共40-60万,其中特聘教授个人岗位津贴10万/年。
2.特聘教授根据有关财务规定使用资助经费。对落户上海(包括办理人才引进居住证)的入选者,除上述岗位津贴外,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向特聘教授提供工资、保险、福利、居住等待遇。
三、讲座教授申请条件及待遇
1.东方学者讲座教授岗位专门聘用国外高水平大学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人员,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副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
2.从事人文社会科学及传统医学的,年龄一般在55岁以下,特别突出和紧缺的人才可以适当放宽。
3.学术造诣高深,在国际上本学科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取得国际公认的重大成就。
4.保证每年能在受聘高校一般工作3个月左右,如有特殊原因,最少不得低于2个月。
5.给予东方学者讲座教授岗位津贴每月1.5万元以及每年一次往返的国际差旅费。聘任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配套。
6.被批准并聘任到岗的特别优秀的东方学者讲座教授人员,如符合特聘教授的其他条件,本人愿意每年工作9个月以上,可转聘特聘教授(东方学者),转聘后,一般聘期不少于3年。
注意事项:
所有应聘人员均需填写《华东政法大学应聘人员登记表》,随应聘简历等材料一同采用电子邮件方式寄到我校,在主题中注明应聘岗位。简历投递截止2010年8月31日。
联系方式:
简历投递电子信箱:huazhenghr@
联系电话: 021-67790279;021-67790045
传真:021-67790373
学校网址:ww***.cn[点击查看]
人事处网址:ww***.cn[点击查看]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心、国际航运法律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心2010年招聘启事
一、招聘要求
为全面落实人才培养服务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理念,主动对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这一国家战略部署,华东政法大学成立了国际金融法律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心和国际航运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心,简称"两个中心", "两个中心"下各设资料与数据部、理论研究与事务咨询部以及国际金融法律学院和国际航运法律学院。华东政法大学"两个中心"诚聘符合以下条件的人才:
(一)基本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
3.身体健康。
(二)特定条件
应聘专业教师岗位的人员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一般具有博士学位或本专业最高学位;
2.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发表过学术论文;
3.应届毕业生的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
4.获得海外知名高校学位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
应聘科研岗位的人员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研究员岗位:具有正高职称,博士学位,近3年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个以上,并在核心期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6篇以上,在国家级权威刊物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者优先;
2.副研究员岗位:具有副高职称,博士学位,近3年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个以上,并在核心期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4篇以上,在国家级权威刊物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者优先;
3.助理研究员岗位:具有博士学位,在核心期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或有1年以上留学经历者优先。
(三)具体岗位及要求
国际金融法律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心、国际航运法律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心 2010年度招聘计划
部门专业方向学位要求双语要求其他要求
国际金融法律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心国际金融法律学院 金融法、商法 博士 是 德语为工作语言,胜任以德语授课的任务,听说读写熟练
金融法、商法 博士 是 西班牙语为工作语言,胜任以西班牙语授课的任务,听说读写熟练
金融法、商法 博士 是 俄罗斯语为工作语言,胜任以俄罗斯语授课的任务,听说读写熟练
金融法、商法 博士 是 英语为工作语言,胜任以英语授课的任务,听说读写熟练
金融学 博士 是 英语为工作语言,胜任以英语授课的任务,听说读写熟练
金融学 博士 是 英语为工作语言,胜任以英语授课的任务,听说读写熟练
国际金融法律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心理论研究与事务咨询部 金融法、商法 博士 是 金融法、商法7人,其中以英语为工作语言4人,以德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为工作语言各1人
金融学 博士 是 1人,以英语为工作语言
会计学 博士 是 2人,以英语为工作语言
国际航运法律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心国际航运法律学院 海商法 博士 是 法学博士(英国高等学校毕业优先),精通海商法、五年以上专业工作经历
航运法 博士 是 法学博士(英国高等学校毕业优先),精通航运法规(海商法、海上保险法、物流法、航运管理法、多式联运法等)、五年以上专业工作经历
国际航运法律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心理论研究与事务咨询部 海商法、保险法、海事法 博士 是 海商法、保险法、海事法各1人,其中以英语为工作语言2人,以德语、法语、日语、为工作语言1人
航空法、多式联运法 博士 是 航空法、多式联运法各1人,其中以英语为工作语言1人,以德语、法语、俄罗斯语为工作语言1人
海关法 博士 是 以英语为工作语言1人
国际贸易法 博士 是 以英语为工作语言1人
国际金融法律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心、国际航运法律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心资料与数据部 金融法、国际金融法、航运法专业背景 硕士及以上 4人,具有较强的国际金融及国际航运法学综合素质,熟悉相关学科发展现状,能对有关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开发;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熟练使用外语,有实务工作经验者优先。
二、应聘注意事项:
所有应聘人员均需填写《华东政法大学应聘人员登记表》(见附件),随应聘简历等材料一同采用电子邮件方式寄到我校,在主题中注明应聘岗位。简历投递截止2010年8月31日。
简历投递电子信箱:huazhenghr@
三、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021-67790279;021-67790045
传真:021-67790373
学校网址:ww***.cn[点击查看]
人事处网址:ww***.cn[点击查看]
附件:《华东政法大学应聘人员登记表》
招聘信息
1.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度师资研究人员招聘计划
部门 专业方向学位要求双语要求其他要求
法律学院 中国法制史 博士
民商法 博士
诉讼法 博士
国际法学院 国际私法/公法 博士 是 本科为法学专业
海商法 博士 是 本科为法学专业
国际经济法 博士 是 本科为法学专业
经济法学院 经济法 博士 是
商法 博士 是
环境法 博士 是
刑司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博士
侦查学 硕士及以上
司法鉴定(物证技术方向) 硕士及以上
治安学 硕士及以上
边防管理 硕士及以上
犯罪学 博士 最高学位为脱产全日制学习取得
商学院 企业管理或工商管理 博士 科研能力强,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或知识产权管理
审计学或会计学 博士 研究方向为会计法学或审计研究等
金融学(金融工程方向) 博士 是 科研能力强
金融学(金融精算方向) 博士 是 科研能力强
交通运输管理(或管理科学与工程) 博士 科研能力强
理论经济学 博士 是 科研能力强
西方经济学 博士 是 科研能力强
国际经贸或世界经济 博士 是 有法律学习背景优先,有外贸公司或银行工作经历优先,有外语学习背景优先,科研能力强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博士 科研教学能力强
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法方向) 博士 科研教学能力强
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方向) 博士 科研教学能力强
公共经济 博士 科研教学能力强
政治学/政治学理论 博士 科研教学能力强
政治学/中外政治制度方向 博士 科研教学能力强
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方向) 博士 科研教学能力强
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方向) 博士 科研教学能力强
外语学院 英语 博士 是 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方向
日语 博士 是
政治理论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共党史(党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博士 科研能力强,中共党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科学社会主义 博士 科研能力强,中共党员
中共党史 博士 科研能力强,中共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博士 科研能力强,中共党员
思想道德教育或法学理论基础 博士 科研能力强,中共党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博士 科研能力强,中共党员
人文学院 传播学 博士
管理学 博士
汉语 博士
文化法规 博士
逻辑学/法律逻辑学 博士
社会发展学院 社会学理论 博士
社区管理 博士
社会工作 博士 司法社工等方向
社会学方法 博士
知识产权学院 版权法 博士 是 有海外留学背景者优先
反不正当竞争法或反垄断法 博士 是 有经济学基础,有海外留学背景者优先
电子商务法或信息财产法 博士 是 有海外留学背景者优先
计算机软件保护 博士 是 本科具有计算机软件专业背景,有海外留学背景者优先
商标法 博士 是 有海外留学背景者优先
政治学研究院 政治学/比较政治学 博士 是
政治学/政治学理论 博士 是
体育部 体育学 硕士及以上 小球类专业
科学研究院(专职研究人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博士 科研能力强,中共党员
专利法 博士 科研能力强
经济法 博士 科研能力强
学生辅导员 思政或法学专业 硕士及以上 中共党员
高等教育与教育法制研究所(专职研究人员) 高等教育学或教育经济与管理 博士 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外语水平,有1年以上留学经历者优先
法学或行政管理学 博士 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外语水平,有2年以上留学经历者优先
2. 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部门专业方向学位要求专业技术职务要求双语要求其他要求
经济法学院 环境法 博士 教授、博导 是 具有法学博士学位和国外留学经历,主持国家级课题并在该领域具有相当影响
刑事司法学院 司法鉴定(物证技术方向) 硕士以以上 副高
商学院 司法会计 博士 副教授及以上 是 国内有一定知名度
金融学 博士 教授 是 主持国家级课题,在金融学科有相当知名度
产业经济学 博士 教授、博导 是 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上发表过文章,在学科领域有很高知名度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政府理论或绩效管理或依法行政方向) 博士 副教授及以上 科研教学能力强,有海外留学背景优先
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法方向) 法学博士 教授 科研教学能力强,具有法学博士
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方向) 管理学博士 教授 科研教学能力强,具有管理学博士
外语学院 英语 博士 教授 是 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方向
日语 博士 教授 是
人文学院 新闻学 博士 教授 有一定学术影响力
社会发展学院 法律社会学 博士 教授 科研成果在国内处于前沿
社会管理 博士 教授 科研成果在国内处于前沿
社会工作 博士 副教授及以上 优先 科研成果在国内处于前沿
政治学研究院 政治学/比较政治学 博士 副教授及以上 学术能力较强
应聘人员条件
(一)基本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
3、身体健康;
(二)特定条件
应聘专业教师岗位的人员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一般具有博士学位或本专业最高学位;
2、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发表过学术论文;
3、应届毕业生的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
4、获得海外知名高校学位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
应聘科研岗位的人员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研究员岗位:具有正高职称,博士学位,近3年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个以上,并在核心期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6篇以上,在国家级权威刊物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者优先。
2、副研究员岗位:具有副高职称,博士学位,近3年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个以上,并在核心期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4篇以上,在国家级权威刊物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者优先。
3、助理研究员岗位:具有博士学位,在核心期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或有1年以上留学经历者优先。
应聘注意事项
所有应聘人员均需填写《华东政法大学应聘人员登记表》(学校人事处网站下载,地址:ww***.cn[点击查看]),随应聘简历等材料一同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到人事处招聘邮箱:huazhenghr@ ,请在主题中注明姓名和应聘岗位。
华东政法大学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简章
为吸引和集聚高层次优秀人才,培养和造就高水平的学术队伍,加强我校人才高地建设,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面向海内外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为确保招收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现就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申请人资格
1、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
2、符合我校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进站的学术要求;
3、博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突出。
二、博士后的类型和待遇
1、师资博士后,是在我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全脱产博士后研究人员;
2、学科博士后,是根据我校学科发展和科研工作需要,全脱产从事科研工作博士后研究人员;
3、委培博士后,是由外单位委托培养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4、企业博士后,是我校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联合培养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以上第一、二类人员的人事关系、工资待遇比照我校同等人员对待或按国家的规定执行。
三、博士后进站申请与报到
博士后流动站受理博士后的申请为每年二次,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
申请博士后的人员须向所博士后流动站提交下述材料:
1、博士后申请表;
2、本人申请书及所在单位同意申请的证明;
3、两位本学科博士生导师的推荐信;
4、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或有关学位证明;
5、博士学位论文或本人学术成果代表作;
6、对本人配偶的安置意见(不含委培博士后);
7、医院体检合格证明。
博士后流动站在每年4月底和10月底筛选初步录取博士后研究人员。做出是否录取的决定,初步获准录取的人员,应填写《博士后研究人员登记表》,报上海市人事局博管办批准后,交全国博管会核准,最后办理有关进站手续。
录取博士后须严格把关,在符合政治条件的前提下,严格掌握学术标准,遵循公平竞争、宁缺勿滥的原则,优先考虑紧缺学科和有培养前途的申请人员。
博士后在获准入站后,应持上海市人事局博管会批复件到学校办理报到手续。委培博士后应在报到之前,将经费划入学校帐号(不含职称评审费)。
师资、学科博士后报到时,须持全国博管会办公室批复件和身份证、工资介绍信、婚育证明、子女出生证(或独生子女证)等,到学校人事处报到;委培博士后报到时只须带批复件和身份证。
四、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 021-67790046 021-67790280
人事处网址:ww***.cn[点击查看]
简历投递信箱:huazhengbsh@
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行政及教辅人员招聘启事
因工作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我校行政及教辅岗位工作人员。具体要求如下:
一、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行政及教辅人员招聘计划
部门专业要求学位要求岗位岗位职责及要求招聘人数
社会发展学院 教育学或中文专业优先 硕士 行政秘书 较强的写作能力,熟练操作电脑;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1
档案馆 档案管理 本科及以上 档案管理 1
公管学院 教育学或管理学 硕士 研究生秘书 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有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 1
商学院 不限 本科及以上 研究生秘书 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有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 1
后管处 临床医学 本科及以上 医生 内科专业,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具有全科医师资格者优先。 2
图书馆 法学 博士 参考咨询部 具有较宽的法学理论综合素养,熟悉相关学科发展现状及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1
学生处 思政或法学专业 硕士及以上 辅导员 中共党员,年龄30周岁以下 10
经济法学院 教育、管理或法学 硕士 行政秘书 熟练使用电脑,有较强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胜任档案管理等工作 1
科学研究院 法学或其它专业 硕士 办公室行政 较强的写作能力,熟练操作电脑;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1
宣传部 新闻 硕士及以上 校报编辑 中共党员,具有敏锐的新闻意识,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较强的审美能力,有新闻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1
财务处 会计学 本科及以上 财务 熟悉国家会计法规,会计理论功底强,了解事业单位会计业务,中共党员优先 1
离退休工作处 文史类 本科及以上 办公室行政 品行端正,身体健康,较强文字表达能力 1
教务处 教育学和法学复合知识结构专业背景 硕士及以上 教务 1.政治思想素质好,无不良品行刻录;2.具有较强文字写作能力,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3.有相关工作经验优先。 1
刑事司法学院 计算机 本科及以上 实验室管理 1
计算机 本科及以上 机房管理 1
《学报》编辑部 法学 硕士 办公室行政 电脑操作和文字功底好 1
公法私法 博士 编辑 阅读面广,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文字功底好,有编辑工作相关经历者优先 1
信息化办公室 计算机及相关专业 本科 应用系统维护 熟悉一门编程语言和数据库技术。 1
影视技术 本科 摄影摄像视频编辑 1
保卫处 不限 本科及以上 工作人员 中共党员,文字表达能力强,善与人沟通,电脑操作熟练。 1
政治理论部 政治理论课相关专业 硕士 教学秘书 中共党员 1
党校 中共党史、思政、马克思主义原理或政治学 硕士及以上 教务 中共党员,具有一定的教研能力和管理、协调能力 1
人事处 不限 本科 办公室行政 中共党员,较强的写作能力,熟练操作电脑;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1
劳动法、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专业 硕士 人事科 中共党员,组织协调能力强,文字功底好 1
法律学院 法学 本科及以上 办公室行政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熟练使用常用办公软件,具有良好人际沟通能力及流畅书面表达能力 1
国际法学院 法学及相关专业 本科及以上 中外合作办学办公室行政 文字能力强,英语听、说、读、写精通,熟练使用常用办公软件,有较强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1
外语学院 文科类(法律、外语除外) 硕士 行政秘书 中共党员,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语言表达能力强,文字功底扎实,善于沟通合作;工作认真、仔细、耐心。 1
科研处 不限 硕士 学科办 熟练使用电脑,有较强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 1
不限 本科及以上 学术交流科 熟练使用电脑,有较强文字表达能力 1
二、应聘注意事项
所有应聘人员均需填写《华东政法大学应聘人员登记表》(点击下载),随应聘简历等材料一同采用电子邮件方式寄到我校,在主题中注明应聘岗位。
三、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1-67790045;021-67790279
传 真:021-67790373
学校网址:ww***.cn[点击查看]
人事处网址:ww***.cn[点击查看]
简历投递电子信箱:huazheng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