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信息由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北京]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职位:博士后
发布时间:2009-10-09
工作地点:北京
信息来源: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职位类型:全职
职位描述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0年博士后研究课题表 序号课题名称招收专业方向或要求招收人数
1 渤海中南部地区明化镇组储层分布特征研究 开发地质 1人
2 稠油砂岩油藏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及应用 油气田开发工程 1人
3 海上低渗油气藏产能评价及增产技术研究 油气田开发工程 1人
4 CO2用于超稠油开发的适应性研究 油气田开发工程 1人
5 渤南海域低阻油藏测井定量识别技术研究 开发测井方向 1人
6 西非深水沉积模式与储层结构表征 沉积储层、石油地质、开发地震 1人
7 海上油田化学驱数值模拟软件与应用研究 油藏工程,化学专业、数学功底好 1人
8 富烃凹陷综合评价指标及类比研究 石油地质 1人
9 典型大陆边缘盆地的油气地质特征与富集规律类比研究 石油地质 1人
10 环孟加拉海域主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成藏特征与勘探潜力 石油地质 1人
11 琼东南盆地海相断陷成藏作用研究 沉积或地球化学专业 1人
12 西沙海槽构造特征与形成机制 构造地质学,熟悉工作站使用 1人
13 中国近海盆地烃源岩形成的主控因素研究 地球化学,具有地质和沉积专业知识 1人
14 国外河流与烃源岩的共生关系研究 地化专业或石油地质,英语好 1人
15 地层吸收特征研究和应用 地球物理 1人
16 利用全波测井开展地层频率和衰减特性研究 声学测井方向 1人
17 海上中深层地震勘探空间分辨率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方法研究 地球物理,有正演模拟和资料处理经验 1人
18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地震综合预测技术研究 储层反演、属性分析方向 1人
19 基于叠前地震反演的储层表征技术研究 地球物理,有解释经验,有反演基础 1人
20 FLNG/FLPG装置储液晃荡荷载及储罐结构响应问题研究 结构或力学专业 1人
21 南海深水区表面波浪谱研究 海洋动力环境 1人
22 深水浮体系泊定位及设计方法研究 本科为船舶工程总体设计,有系泊系统设计经验 1人
2009年博士后研究课题介绍
渤海中南部地区明化镇组储层分布特征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 渤海中南部地区明化镇组河流沉积体系高分辨层序地质学研究及等时地层格架控制下的沉积微相研究;
2. 渤海中南部地区明化镇组河流相储层各类沉积砂体空间展布与发育规模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3. 渤海中南部地区明化镇组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剖析与演化规模。
稠油砂岩油藏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及应用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 海上稠油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影响主要因素;
2. 海上稠油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影响因素评价及表征方法;
3. 建立海上稠油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的方法和程序;
4. 探索海上稠油砂岩油藏剩余油挖潜方法及主要技术。
海上低渗油气藏产能评价及增产技术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 低渗储层岩心流动及储层敏感性实验技术
2. 低渗储层岩心铸体薄片及孔隙图像分析技术
3. 低渗储层渗流特征及渗流机理分析技术
4. 考虑低速非达西流效应或压力敏感的直井、斜井和水平井及水平分支井产能评价技术
5. 低渗储层增产技术(压裂、水平井及分支井技术)产能预测技术及应用评价
CO2用于超稠油开发的适应性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 CO2对于目标油田超粘稠油的作用
2. 油层流体对CO2吞吐采油效果的影响
3. 开发方式对CO2吞吐采油效果的影响
4. 海上稠油油田CO2吞吐适应性
渤南海域低阻油藏测井定量识别技术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 低阻油层主要成因机理;
2. 低阻油藏测井识别技术;
3. 低阻油藏测井定量解释方法。
西非深水沉积模式与储层结构表征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 深水沉积体系沉积模式的建立
2. 深水沉积体系响应与识别
3. 深水沉积砂岩复合体与单砂体预测
4. 储层内部结构的精细解剖
5.储层非均质性表征
海上油田化学驱数值模拟软件与应用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 海上稠油化学驱(聚合物调驱)数学模型研究
2. 海上稠油化学驱油体系物化参数表征研究
3. 海上稠油化学驱数值模拟高效算法及应用研究
富烃凹陷综合评价指标及类比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 富烃凹陷油气特征、烃源岩特征及类比分析
2. 富烃凹陷综合评价指标及类比研究—常规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新指标
典型大陆边缘盆地的油气地质特征与富集规律类比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 油气地质条件的差异性比较
2. 油气富集规律的多样性类比
3. 不同类型盆地的勘探潜力和重点领域
环孟加拉海域主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成藏特征与勘探潜力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 主动大陆边缘盆地应力机制分析、构造样式建立及平衡剖面恢复技术等。
2. 主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成藏特征与规律。
3. 环孟加拉湾诸盆地(包括缅甸、孟加拉、印度等)结构特征、成烃环境类比及潜力分析。
琼东南盆地海相断陷成藏作用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 海相断陷形成背景。
2. 海相断陷海水沉积环境动力学。
3. 海相断陷沉积充填模式与特点。
4. 海相断陷沉积体系与沉积相分布。
5. 海相断陷烃源发育。
6. 海相断陷油气聚集模式。
西沙海槽构造特征与形成机制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 西沙海槽构造分析技术。
2. 西沙海槽构造演化技术。
3. 西沙海槽地壳动力学技术技术。
中国近海盆地烃源岩形成的主控因素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 河流对中国近海第三系湖相烃源岩形成的控制作用
2. 河流-三角洲体系对中国近海第三系煤系烃源岩形成的控制作用
国外河流与烃源岩的共生关系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 分析国外大型河流发育的构造地质背景及沉积特点;
2. 研究国外大型河流发育的沉积盆地烃源岩发育特征;
3. 研究和总结国外河流与烃源岩的共生关系;
4. 探索该研究在海外战略选区与新项目评价工作中的推广应用。
地层吸收特征研究和应用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 地层吸收特征参数及其影响因素;
2. 地层吸收特征参数提取和效果分析。
利用全波测井开展地层频率和衰减特性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 开展岩心岩石物理频率和衰减特征研究,建立多孔介质的数字模拟分析模型;
2. 开展全波测井频率和衰减提取方法研究;
3. 总结不同含气饱和度地震属性参数的响应规律,探讨建立不同地区弹性波属性含气饱和度的解释模板。
海上中深层地震勘探空间分辨率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方法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 影响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采集参数分析;
2. 影响地震资料分辨率的照明条件分析;
3. 改善地震资料分辨率的优化处理方法。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地震综合预测技术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 碳酸盐岩储层识别地震综合技术研究;
2. 碳酸盐岩储层物性预测地震综合技术研究;
3. 碳酸盐岩储层含油气性预测地震综合技术研究。(可选)
基于叠前地震反演的储层表征技术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 叠前地震反演参数的物理意义及适用性;
2. 基于叠前地震反演的储层表征技术;
3. 叠前地震反演储层表征技术流程建立。
FLNG/FLPG装置储液晃荡荷载及储罐结构响应问题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 储液晃荡荷载研究;
2. 储罐晃荡的模型试验研究;
3. 晃荡荷载作用下储罐结构响应研究。
南海深水区表面波浪谱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 研究并形成南海波浪谱模型;
2. 解决结构响应计算问题。
深水浮体系泊定位及设计方法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 深水系泊定位的总体设计方案与评估技术
2. 深水半潜式平台系泊系统模型试验的关键模拟技术
3. 系泊设备选型设计研究
4. 系泊系统软件开发
联系人:高彦书:010-84522562 gaoysh@
刘春娟:010-84522575 liuchj2@
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小街6号海油大厦1705房间
邮编:100027
下一条:[北京]富力集团2010校园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