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信息由福州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福州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福州大学
职位:2007-2008师资人力资源招聘计划 (新)
发布时间:2008-03-22
工作地点:其它
信息来源:福州大学
职位类型:全职
职位描述
福州大学2007-2008师资人力资源招聘计划 (新) 招聘人数: 发布时间: 2008-03-21 浏览次数: 153
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进入新世纪,福州大学正致力于由教学主导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努力把福州大学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学科相对优势,体现教学研究型办学特色和开放型办学格局的我国东南强校,为国家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院设置 设有22个学院。拥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3个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即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和工程硕士(含14个工程领域),1个国家重点学科,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全国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5个国家级"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3个省级重点学科,64个本科专业。 办学规模 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20000名,各类全日制在校研究生3600多名。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输送各类专门人才88500多名,广大毕业生以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学校为国家教育部批准可招收外国和港、澳、台地区本科生、研究生的高校。 人力资源 现有教职工3000多名,专任教师1700多名,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近700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含双聘院士3名),长江学者1名,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8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海外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和优秀专家23名,闽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5名、讲座教授3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4名,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4名,博士生导师146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4名。 对外交流 先后与美、英、德、法、日、韩等国家数十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中英、中德教育合作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积极开展中西文化交流,由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施舟人先生(Kristofer Marinus Schipper)在校内设立了国内首个西方文献典籍中心--西观藏书楼。同时充分发挥地处东南沿海的地理优势,积极开展对台、港、澳地区的科技文化交流,已成为福建省与国际及港澳台地区科技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 科研成果 现有包括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内的24个省级以上科研服务平台。"十五"以来,共承担科技项目3000多项,产生了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1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近年来科技论文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和引用情况在全国百强高校排名稳定在中等水平。 基础设施与公用服务体系 目前拥有怡山、旗山以及厦门工艺美院校区等多个校区,占地4000多亩。现有公共用房建筑面积101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2.6亿元;校图书馆藏书190多万册,电子图书120多万册,引进EI、CA等中外全文数据库36种。校计算机网作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福建省网主节点和福州主节点,于1995年11月与国家教科网及INTERNET联网,并免费开放对国内外网络资源的访问。 用人单位专业岗位要求拟安排岗位人数联系方式
电气学院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博士,35岁以下; 或教授博导、45岁以下 教学、科研 2 谢荣华 0591-22866581 xrh7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硕士或副教授以上 教学、科研 3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硕士或副教授以上 教学、科研 3
电机与电器 博士或副教授以上, 45岁以下 教学、科研 2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博士或教授博导 教学、科研 2
机械学院 机电工程 博士、教授 教学、科研 1 杨志翔 0591-22866267 jxxyzz@
机械设计 博士、副教授以上 教学、科研 2
汽车工程 博士、副教授以上 教学、科研 2
材料成型(焊接、模具、铸造) 博士、教授 教学、科研 2
力学 博士、教授 教学、科研 1
化学 化工学院 结构化学 博导、博士 教学、科研 2 倪朝霞、戚正钢 0591-22866233 hxhgxy@
胶体化学 博士 教学、科研 1
无机化学 博导 教学、科研 1
有机化学 博士 教学、科研 1
化学工程 (环境化工、系统工程) 教授 教学、科研 2
化学工艺(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 教授 教学、科研 1
过程控制、自动化、化工过程机械、流体机械、力学 教授 教学、科研 1
制冷与低温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1
化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分子医学 教授、博士 教学、科研 1
化学、大型精密仪器 硕士以上 实验教学 1
功能材料(化学) 博士 科研 2
催化 博士 科研 1
光催化 留学回国博士、双聘教授 科研 1
数计学院 计算机科学数学 博士学位;有较强管理、协调能力,承担过国家级科研项目 院长 1 雷晋明 0591-22865157 zhong@
智能信息处理 博士学位讲师不超过35岁;博士学位副教授不超过45岁 教学、科研 2
数据库技术 博士学位教授;承担过国家级科研项目 教学、科研 1
博士学位讲师不超过35岁;博士学位副教授不超过45岁 教学、科研 2
网络信息安全 博士学位教授;承担过国家级科研项目 教学、科研 1
博士学位讲师不超过35岁;博士学位副教授不超过45岁 2
嵌入式系统 博士学位讲师不超过35岁;博士学位副教授不超过45岁 教学、科研 2
图象处理 博士学位讲师不超过35岁;博士学位副教授不超过45岁 教学、科研 2
概率统计 博士学位教授;承担过国家级科研项目 教学、科研 1
博士学位讲师不超过35岁;博士学位副教授不超过45岁 2
数值计算 博士学位讲师不超过35岁;博士学位副教授不超过45岁 教学、科研 2
微分方程 博士学位讲师不超过35岁;博士学位副教授不超过45岁 教学、科研 2
实/复分析 博士学位教授;承担过国家级科研项目 教学、科研 1
博士学位讲师不超过35岁;博士学位副教授不超过45岁 2
代数 博士学位讲师不超过35岁;博士学位副教授不超过45岁 教学、科研 2
离散数学 博士学位教授,承担过国家级科研项目 教学、科研 1
博士学位副教授,年龄不超过45岁 教学、科研 1
博士学位讲师,年龄不超过35岁 教学、科研 1
土木学院 土木工程 博士,有工程经验 教学、科研 2 钱升、张和秋 Tjxy-zzb@
结构工程 博士或教授 教学、科研 2
交通工程 博士或副教授以上 教学、科研 2
桥梁工程 博士或教授 教学、科研 2
隧道工程 博士或副教授以上 教学、科研 1
道路工程 博士或副教授以上 教学、科研 1
水工结构 博士 教学、科研 2
港口工程 博士或副教授以上 教学、科研 1
给水排水工程 (市政或环境工程) 博士或副教授以上 教学、科研 2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1
电器工程 硕士以上 实验教学 1
机械工程(液压设备) 硕士以上 实验教学 1
建筑学院 电子、电器、计算机专业 硕士以上,有仪器、仪表的操作、测量和管理经验者优先 实验教学 1 万 芳 0591-87892457 ndx@lfh@
建筑学 博士或副教授以上 教学、科研 4
城市规划 博士或副教授以上 教学、科研 4
物信学院 信息、通信 硕士以上或副教授 教学、科研 2 王 昊 0591-22865132 wanghao@
电子技术 博士或副教授 教学、科研 3
微电子技术 博士 教学、科研 3
数字媒体技术 硕士以上 教学、科研 3
材料学院 高分子加工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2 江建锋 0591-22866538 clxy@
材料加工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2
材料学 博士或副教授以上,45岁以下 实验室主任 1
紫金矿业学院 古生物学、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资源经济学、岩石学、矿产勘探、地球物理勘探 博士;45岁以下,具有高级职称人员,有从事过高校教学工作经验者优先 教学、科研 5 方友喜 0591-22865211 rsc9@
露采、井巷工程、矿山压力与控制、爆破及采矿相关等专业 博士;50岁以下,具有高级职称人员 教学、科研 5
矿物加工工程 博士;50岁以下,具有高级职称人员 教学、科研 5
熟悉电子探针(EPMA)的选型、购置、安装、调试,岩石矿物的EPMA 福建省矿产资源研究中心实验室关键岗 1
生物科学 与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 博士 教学、科研 2 林燕南 0591-22866280 qgzz@
生物工程 博士 (学科\学术带头人) 教学、科研 2
软件学院 计算机学科 博士 教学、科研 6 许亚明、黄长洵 0591-22866359 rjzz@ hcx@
环境 与资源学院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1 刘玉娟 0591-22866070 env@
安全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2
勘察技术与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1
城市规划 博士 教学、科研 2
管理学院 管理学、经济学 博士 (教授、副教授优先) 教学、科研 10 陈仁彬 0591-22866410 gydb@
法学院 法学专业 博士或副教授以上 教学、科研 6 倪朝兴、梁志军 0591-22866298 dzz2560@
人文学院 社会学专业 博士 教学、科研 2 张金城 0591-22866579 Rwxy2@
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博士 教学、科研 2 李玲、陈昱 0591-22866651 0591-22866659 pas_ll@ pas274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博士 教学、科研 2
物流管理 博士 教学、科研 2
公共事业管理 博士 教学、科研 1
社会保障 博士 教学、科研 1
外国语 学院 英语 教授或博士 教学、科研 2 曹土全 0591-22866258 ctq@
日语 教授或博士 教学、科研 2
德语 副教授以上或博士 教学、科研 2
工艺美院 雕塑专业 副教授以上 教学、科研 1 张海英 0592-2063575 hyzs2570807@
工业设计 硕士以上 教学、科研 1
动漫专业 本科以上 , 有实际工作经验 教学 1
医疗全科 本科以上 ,有医疗工作经验 校医 1
福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微电子 副教授以上或博士 科研或教学 5 何明华 0591-87860108 mhhe@
福州大学人才引进工作暂行规定(摘要)
为了实现福州大学建设东南强校的战略目标,加强教学、科研、管理等骨干人才的引进,特制定以下暂行规定。
一、七类引进人员:
第一类 两院院士、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大师(年龄可适当放宽)、"长江学者"、"闽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第二类 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杰出学者、可担任学科带头人,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按一级关键岗位评估;
第三类 在本学科领域造诣较深且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或博士生导师(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按关键岗位评估;
第四类 确需补充师资队伍的教授(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具有副高职称的博士、博士后;
第五类 确需补充师资队伍的博士(年龄在40岁以下);
第六类 特殊需要人才,具有特别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
第七类 双聘教授。
二、引进人员的安家费、购房补贴费、科研启动费(税后)
类 别 安 家 费 购 房 补 贴 科 研 启 动 费
一 协 商 协 商 50~200 协 商
二 10 20 25~50 协 商
三 ①(博导、博士)7~10 ②(博士)6~8 ①10~15 ②7~12 ①10~25 ②7~20
四 3~5 6~8 4~10
五 2~3 3~6 1~5
六 协 商 协 商 协 商
七 津贴协商 住房协商 协 商
注:《福州大学人才引进工作暂时规定》具体内容可rs***.cn[点击查看]下载。
福州大学人事处网址:rs***.cn[点击查看]
通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地区大学城学园路2号福州大学人事处 邮编:350108
联系人:
张友恭:0591-22865286 rszp@
曾忠毅:0591-22865286 rsc2@
林登平:0591-22865288 rsc1@fzu.edu.cn
上一条:重庆市巴南区
下一条:莱芜职业技术学院